據路透社7月2日報道,美國政府當地時間周三向美國兩大乙烷生產和出口商致函,撤銷限制性許可要求,8艘裝載乙烷的巨輪正駛向中國。此消息一出,瞬間吸引全球目光,也讓中美貿易談判再次成為焦點。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兩國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經濟總量總和超世界三分之一,雙邊貿易額約占世界五分之一。長久以來,兩國經貿關系對自身及全球經濟穩定發展影響重大。自建交以來,雙邊經貿關系持續發展,合作領域不斷拓寬。但因發展階段、經濟制度存在差異,兩國在經貿合作中分歧與摩擦在所難免。
當地時間5月10日至11日,中美雙方于瑞士日內瓦舉行經貿高層會談。雙方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深入交流,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為后續談判奠定基礎。緊接著,6月9日至10日,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與美方牽頭人等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經過兩天坦誠、深入對話,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在解決雙方彼此經貿關切上取得新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美國解除乙烷出口限制意義非凡。美國乙烷出口量約一半銷往中國,限制措施實施后,美中兩國相關企業利益均受損害。限制解除,不僅反映出中美貿易談判取得實際性成果,更是兩國在貿易領域緩和關系的積極信號。
貿易(資料圖)
此前,美國單方面挑起關稅戰,給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最先受到影響,承受加征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多個行業供應鏈遭受干擾,通脹壓力不斷攀升。從更廣泛層面看,這場關稅戰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破壞多邊貿易秩序,加劇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多次警示,貿易保護主義是全球經濟復蘇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而此次中美談判取得進展,無疑為迷霧中的全球經濟帶來曙光。
中美能在談判中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根本原因在于兩國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在過往幾十年里,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兩國經濟結構、資源稟賦、市場需求等方面高度互補,無論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還是雙向投資,都給兩國企業和民眾帶來切實利益。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認識到,中美之間結構性矛盾和深層次分歧依舊存在,解決這些問題難以一蹴而就。對于此次談判乃至未來一段時間中美經貿關系走向,需保持理性預期。盡管貿易框架已經形成,8艘巨輪也已駛向中國,但后續還有諸多細節與挑戰等待雙方共同應對。
貿易(資料圖)
中美兩國應從兩國人民根本福祉以及世界和平與繁榮大局出發,以長遠眼光和廣闊胸懷,處理好雙邊關系。在互利共贏基礎上加強合作,在相互尊重前提下管控分歧,這不僅是兩國責任,更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望。全球都在期待中美通過平等對話協商,推動經貿關系重回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軌道,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與穩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