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國家法院一場關于食安問題的庭審,將知名連鎖餐飲品牌云海肴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025年7月2日,云海肴首席執行官呂志韜當庭代表公司認罪,為2024年字節跳動新加坡員工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承擔法律責任。
食安判決將推遲至7月17日
據悉,2024年7月30日,字節跳動新加坡辦公處的食堂供應了由云海肴提供的中式自助午餐,然而,這頓看似平常的午餐卻成為了一場噩夢的開端。
多名員工在用餐后不久便感到身體異樣,出現了腸胃不適癥狀,有員工甚至在辦公場所嘔吐,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新加坡民防部隊迅速響應,出動集體消毒車,并調配17輛救護車將病患緊急送院治療。據統計,至少130人出現了腸胃炎癥狀 ,其中近60人被送往不同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事發后,新加坡食品局和衛生部立即介入調查。經過深入調查和檢測,檢方提交的證據顯示,云海肴供應給字節跳動新加坡辦公室的爆炒雞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高達20萬CFU/g,而新加坡法定標準僅為100CFU/g,超標整整2000倍。
資料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病原體,可導致劇烈嘔吐、腹瀉和腹痛等癥狀,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這反映出云海肴在食品采購、加工、儲存等環節存在嚴重的管理漏洞;而在隨后衛生檢查中發現的其分店貨架后有大量活蟑螂,也進一步暴露了其衛生管理的混亂。”
不僅如此,在中毒案發的第二天,即2024年7月31日,執法人員對云海肴納福城分店進行衛生檢查時,在貨架后的灰色塑料墊下發現超過10只活蟑螂,這一發現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基于上述調查結果,控方指控云海肴兩項罪名成立,分別違反《環境公共衛生(食品銷售法)》及《環境公共衛生(食品衛生)條例。
在7月2日的庭審中,云海肴首席執行官呂志韜代表公司出庭并認罪。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案件將延期至7月17日宣判。
雖然目前尚未宣判,但據頂端新聞等媒體報道,新加坡食品局檢察官Mohd Rizal在庭審中建議,對云海肴處以總計5500新元(約合人民幣3.1萬元)的罰款,并指出這是該公司首次違法。
不過,地區法官Janet Wang表示,需進一步了解案件細節,特別是受害者所受傷害的程度、住院及病假的情況,因此推遲宣判與量刑決定至7月17日。
柏文喜對此表示:“雖然云海肴面臨最高5000新元(約合人民幣2.79萬元)的罰款,但對于一家年銷售額逾10億元的企業來說,這一處罰力度相對較輕,可能難以對其形成足夠的威懾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食品安全問題外,近年來還有一些消費者還對云海肴的菜品口味和服務質量提出了質疑。
據大眾點評等平臺顯示,有消費者反映,云海肴的菜品口味有所下降,失去了以往的特色和優勢;在服務方面,也存在著服務不及時、態度不好等問題。而這些難免會影響消費者的就餐體驗,甚至影響云海肴的品牌形象。
而云海肴這些被揭開的亂象,就如一塊投入湖面的石頭,不僅激起了消費者對單個品牌的信任危機,更讓人們開始審視整個餐飲行業的食安防線。
當“后廚重地,閑人免進”的神秘感被一次次打破,在互聯網發達的如今,許多消費者才發覺,類似的問題居然在不同品牌、甚至不同品類中反復出現。
食安警鐘長鳴,餐飲行業亂象亟待整治
自古以來,我國對于餐飲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民以食為天”的古訓穿越千年,至今仍是中國人生活的底色,“人是鐵,飯是鋼”的俗語更道盡飲食對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意義。
從古至今,餐飲始終扎根于民生最深處,既是維系生命的基礎,也是衡量生活品質的標尺。但近些年來,餐飲行業是食安問題卻頻頻發生,這無疑會讓許多消費者疑惑到底能不能“出去”吃。
從“餐”方面來看,曾在2015年連續9個月蟬聯大眾點評“最佳餐廳”榜首,同年獲成都美食節“火鍋類第一名”等稱號的小龍坎火鍋,近年來同樣深陷食安泥潭。
2025年3月15日,其湖北漢川門店被曝回收剩菜二次銷售,店內清潔工具與餐具混用,甚至使用過期調料。
據視頻顯示,店員將顧客未吃完的海帶芽、牛奶鴨血端進后廚再次售賣,而清洗拖把、抹布和茶壺的鐵桶與清洗餐具的鐵桶無區分使用,后廚的調味粉過期結塊卻仍在使用。
事實上,從2018年多地門店回收剩菜、使用“口水油”,到2020年地溝油事件,再到2021年后廚管理混亂等問題,不僅可能會嚴重損害品牌形象,也可能讓消費者對火鍋行業的食品安全方面憂心忡忡。
不僅如此,快餐連鎖品牌也未能幸免。用5年時間從上海首店到全國1800家門店的牛約堡,其廈門門店在2025年7月2日,被福建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出后廚食材裸露,蟑螂橫行,面包胚過期仍在使用。店員雖稱有消殺,但面對惡劣的衛生環境,這樣的回應顯得有些“蒼白”。
從“飲”方面來看,飲品行業的食安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奈雪的茶被曝光小盒茶內喝出整只青蛙,此前還曾出現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標簽不實等問題。
此外,蜜雪冰城也因售賣的冰凍甜點樣本大腸菌群含量和總含菌量超出法例上限而被通報,今年315還被曝出使用隔夜檸檬片和橙子片。
柏文喜指出:“許多知名餐飲品牌通過加盟模式快速擴張,門店數量急劇增加,但管理卻未能跟上擴張的步伐;此外,還有部分餐飲企業或加盟商為了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不惜在食材采購和使用上偷工減料。這種逐利行為嚴重違背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同時,柏文喜也表示:“食品安全是餐飲行業的生命線,任何企業都不能掉以輕心。只有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規,加強內部管理,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