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第七屆國際瑜伽日當天,印度總理莫迪發表講話,大力號召民眾練習瑜伽,還稱其能鍛煉呼吸系統,對抗擊疫情有益。印度內政部長也宣稱"瑜伽是印度送給世界的禮物"。
可就在印度全力宣傳瑜伽文化時,鄰國尼泊爾卻表達了強烈不滿。尼泊爾宣稱瑜伽起源于本國,理由是"瑜伽出現時,印度還不存在",甚至指責印度專家刻意回避這一事實,毫不給印度留情面。
其實,尼泊爾與印度的摩擦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就拿近些年來說:2020年6月13日,印度軍人毫無緣由地闖入雙方一直存在領土爭議的卡拉帕尼地區。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尼泊爾,雙方隨即交火,都有人員傷亡。
到了2021年3月4日,3名印度人違規越境,還與尼泊爾邊防人員發生沖突。尼泊爾果斷開火還擊,造成1死2傷。印度對此反應強烈,兩國之間的爭端也愈演愈烈。
從地理位置上看,尼泊爾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其余三面都被印度緊緊包圍。雖說兩國在歷史文化方面有一些相似之處,但近年來矛盾不斷,反倒是尼泊爾和中國的合作越來越密切。
在古代,"印度"很長時間都是一個地理概念,像尼泊爾在內的南亞次大陸都屬于"古印度"的范疇。19世紀,英國殖民者入侵尼泊爾,強行割讓了大片領土給英屬印度。1923年,英國雖然承認了尼泊爾獨立,可還是保留了很多特權,尼泊爾實際上只是形式上獨立了。
印度獨立后,英國殖民勢力從南亞退出,印度迅速填補了權力真空,還繼承了英國在尼泊爾的特權。1950年的《印尼和平友好條約》規定:印度可以干涉尼泊爾的外交和國防事務;兩國公民可以自由移居;印度掌控著尼泊爾的貿易特權。
這些條款在尼泊爾看來,就是一種新形式的不平等條約。1972年蘭德拉國王繼位后,尼泊爾開始積極推行多元化外交政策,努力減少對印度的經濟依賴,轉而加強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合作。印度對此極為不爽,1989年還以"尼泊爾向中國購買軍備"為由,對尼泊爾實施貿易制裁,這讓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
爭議焦點卡拉帕尼地區位于中、印、尼三國交界處。它的領土糾紛起源于1814年英尼戰爭后簽訂的《蘇高利條約》。該條約規定尼泊爾邊境從馬哈卡利河以東算起,可卻沒有明確河流源頭的位置,這就留下了一個大隱患。印度獨立后,雙方各執一詞,爭吵不斷。上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兩國摩擦越來越多,卡拉帕尼爭端徹底白熱化。
印度長期以來都在極力阻撓尼泊爾和中國走近。上世紀60年代,在蘇聯的支持下,印度施加壓力迫使尼泊爾妥協。但到了70年代以后,印度吞并錫金、介入斯里蘭卡內戰等一系列行為,讓尼泊爾切實感受到了威脅。相比之下,中國作為尼泊爾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為尼泊爾提供了更穩定的合作環境。
2015年,尼泊爾遭遇燃油危機,中國緊急援助75噸汽油;2018年,尼泊爾接入中國互聯網,打破了印度的電信壟斷;同年,中國開放4個港口供尼泊爾使用。中尼還簽署了"一帶一路"備忘錄,規劃了一條耗資80億美元的跨境鐵路。盡管受到美國的阻撓,這個項目如今也已經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2020年5月,尼泊爾斥資1.1億盧比組建特種武警部隊,駐扎在爭議地區拜亞斯村,還修建了通往中國邊境的道路。2022年12月27日,中國鐵路技術專家組抵達尼泊爾,全力推進鐵路項目。
從瑜伽起源的爭論到領土糾紛,尼泊爾與印度的矛盾,本質上是歷史遺留問題和大國博弈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尼泊爾通過推行多元化外交,尤其是不斷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正一步步擺脫對印度的依賴,朝著更加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