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后,美國方面發布最新數據,今年5月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商品的比例已經降低到7%左右,而越南飆升到了6%左右。
與此同時,2025年上半年,越南GDP的增長率為7.52%,創14年來最高水平。
很顯然,在這個時間點,美國公布這樣的數據,圖謀昭然若揭,就是要其他國家效仿越南,圍堵中國,便利自身。
果不其然,越南,柬埔寨以后,又有兩國向美國“滑跪”,釋放不同尋常的信號。
先是印尼用降稅、買飛機、買小麥等籌碼換取特朗普的關稅讓步,已經隱約有損害我國利益前提下,與美國關稅妥協的意味。
印尼之后,馬來西亞更加直白,直接宣布中國、韓國、越南進口的部分鋼鐵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介于3.86%至57.90%。
在特朗普政府對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對等關稅 90 天暫緩期 7 月 9 日到期前,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算計很明白,就是試圖借貿易保護向美國示好,換取在與美國關稅博弈中的利好。
顯然,東南亞國家正在成為特朗普重點圍獵對象,想要達到東盟集體背刺中國的效果,進而打擊我國制造業。
面對美國如此氣勢洶洶的動作,我國用另一種方式回擊美國,那就是我國通過強力反制歐洲,向全世界發出信號。
在王毅外長歐洲行的時候,我國頒布措施,禁止歐洲醫療器械公司參與中國政府4500 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采購項目。
這是我國我國已對歐洲白蘭地加征反傾銷稅,并對歐洲豬肉、乳制品啟動調查后的又一強力動作。
我國如此動作,說明什么?說明我國溫文爾雅與歐洲打交道的方式可能要過去了,以后我國會更加務實看待。
對歐洲是這樣,對美國也是如此,特朗普最好明白王毅外長歐洲行,我國如此強勢的背后之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