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尚未去過滬上的“新中式古鎮”,何不與我同行,踏上青浦蟠龍的土地?讓我們一同穿越歷史的長廊,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才情。
青浦之根,深藏于蟠龍天地。每一步皆歷史,這里有著宋、元、明、清的古塔老橋,宛如時光的見證者。人文的浩蕩,源遠流長,在這里匯聚成獨特的風景。2013年以后,為了徹底改變原先古鎮的城中村面貌,瑞安集團在這里投入了巨大的資本,徹底改變了古鎮的面貌。2023年,一座名為蟠龍天地的“新中式古鎮”,與廣大游客見面,吸引了許多人前去觀光。
古韻新生:蟠龍天地的自然之美
上海青浦蟠龍天地的魅力,從踏上蟠龍橋那刻便悄然蔓延。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的石橋,歷經二百八十載春秋,橋身盤踞的龍紋依然鱗甲崢嶸?;秀遍g,似能聽見當年江浙商旅泊船交易的喧嚷——那些聲息早已滲入青石肌理,與今日游人的步履交織成新的回響。
在蟠龍天地的青石板上,追尋歷史的足跡,讓我們一起跨越蟠龍橋,祈求來年的好運與福氣。當我們沉浸在1400年的古街巷弄,體驗那份厚重的傳統文化,完成龍年的祈愿。此刻,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共享這份無與倫比的榮耀。
在蟠龍天地,人文的氣息彌漫于整個空間,為這片土地賦予了無限魅力與底蘊,讓我們沉浸于這片充滿歷史韻味的街巷中,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文化底蘊。
在這里,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古韻新生之魅力,還可以在香花橋上領略古鎮的千年文化。這座古橋見證了青浦的滄桑變遷,也見證了現代人對古鎮新的理解。
源遠流長:蟠龍天地歷史悠久
依托蟠龍古鎮的千年歷史和獨特的建筑肌理,蟠龍天地以“十”字形街巷格局為特色,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粉墻黛瓦建筑風格。這里擁有著長度約3公里的天然水系,同時保護性還原了程家祠堂、香花橋和鳳來橋等三處文物保護單位,以及6棟木構歷史建筑。
行走其間,時空的對話無處不在。清代程家祠堂的雕花門樓重現昔日光華,元代香花橋的石階被歲月打磨出溫潤包漿;百年老宅雪竹軒內,余德耀美術館的當代裝置與菱花窗格默然相望;星巴克檐角保留著傳統斗拱形制,而藍瓶咖啡的香氣在斑駁磚墻間縈繞不散。
在我看來,古鎮真正動人的不是那些新式古建筑,而是那些活躍在街里的流動體驗。北市非遺工坊里,銀剪翻飛間《蟠龍十景》剪紙漸次成型;乘搖櫓船穿過鳳來橋洞,蘇州評彈的弦音貼著水面飄蕩。
向東行至23萬平方米的公共綠地,場景倏然開闊:孩童在寵物樂園追逐蝴蝶,滑板少年掠過梧桐夾道的曲徑,馬術場地傳來清脆蹄聲。當暮色浸染水系,河燈隨波匯成星鏈,墻面驟亮的《月見蟠龍》數字藝術,總引得人群駐足輕嘆。
此外,為了進一步增強游客的體驗,蟠龍天地還精心打造了充滿詩情畫意的“蟠龍新十景”,這些新景點將蟠龍的過去與未來緊密相連,讓游客能夠尋回久違的江南情懷,感受到江南的美麗和歷史文化底蘊。
當夜幕降臨,明月高懸,我們站在荷花塘邊,夜晚的小集市熱鬧非凡。非遺技藝的傳承者們,他們用糖畫、翻花、竹刻、藥斑布等傳統手藝,展現出古韻新生的魅力。帶上一份美好,讓獨屬于蟠龍的記憶伴隨你歸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