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火箭隊和奇才隊達成一項交易,奇才隊送出2個次輪選秀權,交易得到火箭隊23年首輪球員惠特莫爾。這筆交易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可將其和之前杜蘭特的交易聯系起來,就讓人直呼看不懂太陽隊操作。
據火箭當地記者表示,當時火箭在和太陽隊達成杜蘭特的交易時,球隊是給予太陽有一定選擇權的,他們可以送出惠特莫爾或5次輪的其中一個,最終太陽隊選擇5次輪。
而后他們在選秀大會中,又以4個次輪選秀權為代價向上交易,最終拿到31順位簽,最終選擇了圣約瑟夫大學的大三球星弗萊明。誠然弗萊明選秀之前被預測擁有首輪末段實力,但最終還是沒有球隊在首輪末段叫到他的名字。
可太陽隊花費如此氣力才摘下弗萊明,卻白白損失了獲得惠特莫爾的機會。以實際操作來看,惠特莫爾在交易中只得到了2個次輪,而太陽未來弗萊明給出了4個次輪,也就是說已經擁有2年NBA經驗,且年齡還不到21歲的惠特莫爾,還不如只比他小兩天的弗萊明。
或許從兩位球員的履歷中我們就能找到一些答案。作為2023屆中年齡最小的選秀球員,惠特莫爾本來擁有著前四順位的選秀預期,不過傷病隱患加上性格問題,才讓他順位出現下滑。即便最終滑落,也撈得了一個首輪20順位的正規NBA保障合同。
同時他在火箭隊這兩年,要不是跟烏度卡的戰術理念存在分歧,不愿意成為球隊配角,對出場時間總是有所抱怨?;蛟S現在惠特莫爾已經是一位場均20+的得分高手。因為在惠特莫爾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在首發出戰時,場均得分高達20.8分,投籃命中率超過50%。
而弗萊明最終在次輪被選中,他的特點跟惠特莫爾本來就非常相似,所有球隊對于其能夠融入一支球隊存在疑慮,雖然弗萊明在大學數據非常亮眼,但很多球探都表示,弗萊明在場上的有些行為太過自我,這會直接傷害到球隊整體戰術布置。
身高達到2米06的弗萊明,在大一,大二賽季都已以球隊替補身份出戰,直到大三賽季才獲得首發位置,弗萊明大三代表球隊出戰35場比賽,場均31.5分鐘,能得到14.7分8.5籃板,三分球命中率39%。而這樣一份數據報告,跟大一的惠特莫爾相比,也沒有明顯優勢。大一效力于維拉諾瓦大學的惠特莫爾,場均能得到12.5分5.3籃板1.5搶斷,投籃命中率達到47.4%。
太陽隊能如此青睞弗萊明,是希望他未來能夠成為像伊森那樣的防守大閘,但從現有的球探報告來看,弗萊明的持球進攻能力還十分不穩定,在比賽中多以空切之后的扣籃作為終結,亦或者作為外線的空位威脅點,想要像伊森一樣,在反擊中擔任球隊“尖刀”任務,還非常困難。
所以即便現在對比弗萊明和惠特莫爾兩位球員,以及和球隊陣容的適配性,太陽隊也應該選擇潛力更好的惠特莫爾,而并非打法已經定型,沒有多少潛力可挖的弗萊明。
甚至球隊在交易杜蘭特的時候,太陽隊大可以選擇惠特莫爾+3次輪選秀權的組合,而后再用3次輪向上提升順位得到弗萊明,這樣不僅能得到兩位潛力新秀,并且還節省了未來選秀資源,何苦再出現這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操作。大家認為弗萊明和惠特莫爾以后的發展誰會更好?歡迎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