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蔣 萌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7月1日起,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近期多地已出現暴雨天氣,貴州都柳江更發生特大洪水。接下來,又將面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防汛就是命令,擔當就是責任。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水利部專題會商部署主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務必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態度,堅決落實防汛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細化分工,層層壓實,確保防汛責任“到點、到人”。領導干部要加強值守、靠前指揮,基層干部要深入一線、沖鋒在前。扎實做好防汛減災各項工作,全力保障社會大局穩定。
做好防汛各項準備,織密防災減災安全網。要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完善并落實各項防汛應急預案,統籌調動各方資源,預置人員、物料、裝備,做好應急實戰演練。加強堤防日常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處置風險隱患。科學調度大中型水庫庫容,發揮水利工程攔洪錯峰作用。千方百計筑牢防汛救災的堅強防線,以防御措施的確定性和前瞻性,應對洪澇災害的隨機性和突發性。
強化監測預報預警,把握防汛主動。要利用好氣象衛星、水利測雨雷達等設施以及多種專業預報模型,預報監測極端降水。開展多部門聯合會商研判,及時做出針對性部署。強化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落實“叫應”機制,將預報預警信息通知到各級防汛責任人,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面向公眾,除了采用電視、網絡、手機短信等發出預警信息,欠發達地區還要通過大喇叭、手搖報警器等傳統手段,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傳遞到每戶、每人。提早監測,提早研判,提早預警,為后續處置贏得更多時間。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防汛減災的核心。各地要果斷有序組織轉移危險地區群眾,務必做到應轉盡轉、應轉必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不落一戶一人。還要加強安置場所管理,確保安置點內熱水、食物、被褥、衣物等物資一應俱全,基本醫療服務跟得上,讓群眾“轉得出、穩得住、過得好”。
唯有把各種困難想在前面,把各項準備工作做在前面,用十足的冗余應對潛在的風險,才能守護江河安瀾,力保人民群眾安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加快構建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洪澇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全面提升綜合抵御洪澇災害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