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近期,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璞數控)遞表港交所,公司擬港股主板上市,建銀國際和國泰君安國際為聯席保薦機構。
拓璞數控期內雖成功扭虧為盈但仍面臨盈利方面的不小壓力,此外,高于一年的存貨周轉天數、產能消化未飽和等諸多問題都為公司沖刺港交所帶來一絲不確定性。
1
營收持續增長,凈利潤波動較大
天眼查顯示,拓璞數控成立于2007年,公司專注于研發五軸數控機床,以滿足中國航空航天領域對先進制造的需求。目前拓璞數控已成功將市場版圖拓展至通用行業領域,涵蓋汽車、能源、醫療設備、造船、機床設備以及模具制造等行業。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于2024年,拓璞數控在中國航空航天五軸數控機床市場排名首位,市場份額達11.6%,而在中國五軸數控機床市場的所有供應商中排名第五且在國內供應商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達4.3%。
于往績記錄期間,拓璞數控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裝備,相對較小一部分來自銷售緊湊型通用市場五軸機床及提供維修及保養服務。
從2022年-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來自銷售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裝備的收入金額分別為1.32億元、3.25億元和5.03億元,占當期收入的97.5%、97.2%和94.7%。期內,緊湊型通用市場五軸機床及提供維修及保養服務的收入金額占當期公司總收入比重不足6%。
更具體的數據方面,報告期內,銷售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裝備的銷量分別為23臺、55臺和50臺,平均售價分別為575.8萬元、591.1萬元和1006.9萬元,價格范圍分別為43.0萬元至3820萬元、24.8萬元至3180.0萬元、25萬元至5130.0萬元。
由于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裝備銷售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超過90%,且該業務收入逐年遞增,帶動拓璞數控整體收入增長。同時,自2023年下半年起,公司開始錄得銷售緊湊型通用市場五軸機床的收入。2023年至2024年,緊湊型通用市場五軸機床的銷售收入大幅增加。
報告期內,拓璞數控實現收入分別為1.36億元、3.35億元和5.32億元,2023年、2024年公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46.5%、58.9%。
相較于穩定增長的營業收入,期內拓璞數控的凈利潤表現則相對不太穩定。報告期內,公司除稅前利潤分別為-1.97億元、6226.9萬元和688.6萬元,年度利潤分別為-1.97億元、-6234.0萬元和688.6萬元,經調整利潤凈額分別為-1.98億元、-6104.9萬元和1337.5萬元,凈利潤率分別為-145.3%、-18.6%和1.3%。
報告期內,拓璞數控的毛利率分別為-18.3%、34.6%和37.6%。對于毛利率轉虧為盈,拓璞數控歸因于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裝備收入增加及存貨撇減減少。
其他財務指標方面,報告期各期,公司的股本回報率分別為-149.7%、-46.7%和4.1%,資產回報率分別為-16.7%、-5.6%和0.7%,利息償付率分別為-30.6%、-10.7%和2.0%。
需要指出的是,拓璞數控的大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各年度總收入的98.3%、92.7%和79.5%;各期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期內總收入的50.5%、58.4%及24.4%。
2
存貨占流動資產六成,周轉天數較長
利潤的疲軟與公司各項高位的期間費用密切相關。
報告期內,拓璞數控產生研發開支分別為1.08億元、8991.7萬元和8588.0萬元,占同年收入的46.02%、17.89%和12.59%;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186.7萬元、2602.2萬元和2810.7萬元,占同年收入的8.7%、7.8%及5.3%;行政開支分別為6248.1萬元、5986.9萬元和6694.8萬元,分別占同年收入的46.0%、17.9%及12.6%。
以2024年為例,該年度公司研發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行政開支合計金額為1.81億元,占當期收入的34.04%。
截至2024年末,拓璞數控的研發團隊由155名員工組成,占員工總數的35.5%;營運及生產團隊占員工總數的38.0%;銷售及營銷團隊占員工總數的14.0%;行政及管理團隊占員工總數的12.5%。
另外,根據拓璞數控招股書顯示,公司一般在成功完成產品交付、安裝、檢查及驗收測試的冗長過程后,于貨物或服務的控制權轉移至客戶時(即收到客戶確認及接受產品時)確認收入。產品實際交付、安裝、檢查及驗收測試時間可能因無法控制的原因延遲。
而由于從開始生產到完成生產的過程漫長,隨著時間推移,客戶與公司對技術規格、產品質量及時間表出現分歧的可能性自然會增加。于往績記錄期間,拓璞數控曾與客戶發生延遲按協定限期交付的情況,2023年,拓璞數控向客戶E(2023年五大客戶之一)支付810萬元的延遲交付罰款。
此外,冗長的交貨流程亦導致存貨在產品于收貨時轉移予客戶前,會由拓璞數控保留一段較長的時間。報告期各期末,拓璞數控的存貨分別為4.44億元、5.89億元和4.86億元,分別占流動資產總值的45.3%、62.3%及65.4%;存貨減值虧損撥備分別為1.08億元、7420萬元和4880萬元,存貨周轉日分別為916天、849天及583天,整體較長。
在高位的存貨余額下,若存貨滯銷或拓璞數控無法處置多余存貨都將可能面臨存貨報廢或大量存貨撇減的風險,進而對公司的營運現金流量造成壓力并給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拓璞數控過長的存貨周轉天數是一個重大的經營和財務風險信號。它直接導致資金效率低下、跌價風險升高、盈利能力受損和潛在流動性危機。雖然報告期內顯示存貨減值撥備在下降,但在存貨絕對值高、占比持續上升且周轉天數依然漫長的背景下,必須高度警惕存貨價值的真實性和跌價計提的充分性。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拓璞數控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分別為8198.2萬元、9778.6萬元和6001.0萬元,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資產分別為6281.4萬元、7442.8萬元和2904.1萬元;各期公司的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分別為1.94億元、2.28億元和1.47億元,合約負債分別為6.45億元、5.73億元和3.42億元。
截止2025年3月末,拓璞數控的存貨錄得4.12億元,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錄得1996.2萬元,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資產錄得5481.4萬元;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為1.24億元,合約負債為2.27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拓璞數控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856.5萬元、-2.58億元和-5393.9萬元,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3.47億元、1.48億元和1.34億元。
償債指標方面,各期公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0、1.0、1.0,速動比率分別為0.6、0.4、0.4,杠桿比率分別為91.7%、98.1%和148.9%。
3
科創板夭折,產能利用率起伏波動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王宇晗在公司股東大會上控制約38.7%投票權,包括直接實益擁有約36.8%及員工持股平臺拓賢科技實益擁有約1.9%。
在遞表港交所之前,拓璞數控還曾嘗試于A股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2019年6月及2020年6月,拓璞數控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并分別于2019年2月、2019年12月、2023年1月及2024年1月向中國證監會進行輔導備案,上述申請其后已撤消或終止。
拓璞數控表示,考慮到在聯交所上市將為本公司提供一個國際平臺,以在全球范圍內提升市場知名度;可觸達國際資本并優化資本結構;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場地位并有助吸引國際人才,故根據最新的企業發展策略,公司停止該A股上市申請。
在拓璞數控于A股的上市過程中,公司曾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兩輪審核問詢函,圍繞前次科創板申報,新增產能能否消化,募集資金部分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知識產權訴訟等問題被重點關注。
根據此次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拓璞數控計劃動用合共約1.5億元人民幣以建立顓橋生產基地,將由公司的內部資源或銀行貸款撥資。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拓璞數控已購置位于中國上海市閔行區顓橋的一幅地塊(地盤面積為26806.71平方米)作為興建顓橋生產基地;公司已支付土地價款4620萬元及建筑費用140萬元。顓橋生產基地的建設預期將于2027年上半年竣工及預期于2027年下半年投入營運。
從2022年-2024年,拓璞數控閔行生產基地的利用率分別為78.4%、93.1%和79.47%,最近三年時間公司產能利用率整體較為波動,或存在一定的產能閑置的問題。
結合上述披露的存貨數據,公司當前亟需消化高位庫存,此時若再大舉擴產將極大可能面臨產能消化、產能過剩的考驗,進而給公司自身的經營和財務帶來不小的壓力。
目前,拓璞數控的銀行營運資金貸款本金金額為9000萬元,利率在2.55%至3.4%,到期日為2026年4月21日至2028年2月18日。
從2022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拓璞數控應償還銀行貸款分別為766.0萬元、4011.1萬元、1.44億元和1.48億元。
此次IPO,拓璞數控計劃將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研發;拓展銷售及營銷網絡;潛在收購及投資;償還部分計息銀行借款;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