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21日 10:44,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下跌0.32%。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中芯國際領漲0.94%,盛美上海上漲0.62%,上海合晶上漲0.61%;和林微納領跌2.41%,華海清科下跌1.58%,華海誠科下跌1.14%。科創半導體ETF(588170)下跌0.49%,最新報價1.02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7月18日,科創半導體ETF近2周累計上漲0.49%。
從資金凈流入方面來看,科創半導體ETF近6天獲得連續資金凈流入,最高單日獲得1621.47萬元凈流入,合計“吸金”3246.76萬元,日均凈流入達541.13萬元。
7月17日,臺積電公布最新亮眼財報。數據顯示,若以美元計算,第二季度臺積電實現營收300.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08.2億美元增加92.5億美元,同比大增44.4%,較上一季度的255.3億美元,環比增長17.8%。毛利率為58.6%,營業利益率為49.6%,稅后純益率則為42.7%。此外,為應對強勁的結構性成長需求,魏哲家表示,未來幾年內臺積電將在中國臺灣地區建設11座晶圓廠與4座先進封裝廠,并于新竹與高雄兩地展開2納米布局。
東海證券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研究核心是周期性與成長性雙重共振,當前周期底部壓力較大,國產化動力較為充足。半導體產業首先是一個周期行業,具備周期產業的價格、庫存、產能供給、終端需求等基本要素,價格與庫存是反映短期周期性的高頻關鍵指標,終端需求是驅動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而產能供給與產能利用率是供給中長期指標。半導體過去 4 輪周期分別是 7、3、3、4 年,本輪周期頂部在 2021 年底,2023-2024 年行在底部震蕩。分析我國的半導體產業關鍵就是分析全球周期性與我國企業長期成長性這兩個要素在不同階段的主導地位差異,股票市場也是不斷反映兩者力量的表現。
公開信息顯示,科創半導體ETF(588170)跟蹤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囊括科創板中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細分領域的硬科技公司。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行業是重要的國產替代領域,具備國產化率較低、國產替代天花板較高屬性,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導體需求擴張、科技重組并購浪潮、光刻機技術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