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高校圈出現了一則極為罕見的人事變動,凱里學院黨委書記宋建波、院長趙守盈同時被免去現任職務,調往外校擔任副職。
其中宋建波被調往貴陽學院擔任副院長,趙守盈被調往貴陽師范學院擔任副院長。
二人的履歷也比較相似,他們都不是貴州本地人,都是貴州省引進來的學者,此次同時職務調動,非常耐人尋味。
宋建波是地質工程領域的學者,他是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人,出生于1972年1月,本科就讀于西南科技大學,碩博研究生就讀于昆明理工大學,1999年至2000年在河北地質大學資源環境與工程系任講師。
2002年,宋建波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到貴州,先后在貴州大學、貴州理工學院任職。2020年6月,宋建波來到凱里學院工作,先后擔任院長、書記,直至2025年7月轉任貴陽學院副院長。
而趙守盈是心理學方面的學者,他是山東陽谷人,出生于1968年9月。趙守盈不僅有大學的任職經歷,還曾在中學任教。
趙守盈早年曾在山東陽谷縣第一中學擔任過多年的英語教師,后來考研轉變了專業方向,選擇了心理學,先后在貴州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
2004年,趙守盈來到貴州師范大學工作,要在2013年他就成為了貴州師范大學的時候副校長,2022年來到凱里學院接替宋建波出任院長,直至此番調任貴州師范學院副院長。
根據凱里學院公布的資料顯示,趙守盈還是貴州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曾入選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宋建波、趙守盈被調離凱里學院后,凱里學院的新任書記、新任院長火速補缺到位,尤其是新任書記,來自紀檢系統,釋放重要信號。
凱里學院新任黨委書記叫倪毅,他是浙江余姚人,出生于1974年5月,他的履歷與前任形成鮮明對比,其長期在貴州省紀委、監察廳工作,無高校任職經歷,在履新凱里學院之前,擔任的職務是貴州省紀委常委。
省級紀委領導到高校擔任黨委一把手的情況本身就非常罕見,這一安排或許釋放出兩重信號。
1. 廉政問題整改:倪毅的到任或與凱里學院此前存在的廉政風險有關。高校在基建、采購、招生等領域易滋生腐敗,紀檢系統干部的介入,表明上級對加強監督、防范風險的決心。
2. 治理模式轉型:傳統高校黨委書記多由學術管理者或行政干部擔任,而倪毅的“外行”身份可能意味著學校將引入更嚴格的紀律約束機制,推動治理規范化。
與倪毅同步到任的凱里學院院長龍健,則是典型的“學術派”管理者。龍健是貴州錦屏人,他出生于1974年2月,浙江大學土壤學專業博士畢業。
龍健教授長期從事土壤學、石漠化生態恢復和水/土環境污染與治理修復等教學與研究工作,其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科技廳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10余篇,曾入選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
龍健早年長期在貴州師范大學工作,主要擔任過研究生工作處副處長、科學技術處處長等職,2020年被調往凱里學院副院長,2024年1月調任貴州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近日重回凱里學院接替趙守盈出任院長。
龍健的補位,或為穩定學校教學科研秩序,平衡紀檢系統介入后的管理張力。
凱里學院的人事“地震”,既是貴州省深化高校廉政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地方院校治理模式創新的探索。當紀檢干部走進大學校園,當學者型領導與監督型領導形成“雙軌驅動”,這場改革能否破解高校治理的深層矛盾?答案或許將影響貴州乃至全國地方高校的未來發展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