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醫學院與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師生組成的“追尋領袖足跡 擔當強國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示范隊(貴州站)前往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交流體驗中心、貴州科學城、貴州技術交易市場與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開展實踐。
實踐隊體驗貴州產業數字化技術
在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交流體驗中心,實踐隊深入了解貴州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和數字生態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實踐隊了解到,依托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聚優勢,貴州正以數字產業大突破行動為抓手,培育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大產業集群。師生通過“數據鐵籠”工程案例,直觀體驗大數據如何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民生服務效能,并圍繞數字化治理展開討論,深刻體會貴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主定位,從產業生態構建中感悟數字中國建設的實踐范本價值。
廈門理工學院測繪與網絡工程系黨支部書記陳峰在思政微課中提到,貴州在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方面的雙輪驅動模式,為大數據產業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路徑。
實踐隊感受貴州科創新貌
在貴州科學城,實踐隊深入了解貴州科學城這一落實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建設特色科技強省的重要載體。據介紹,貴陽大數據科創城、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與貴州科學城圍繞“產業聯動、人才聯動、教育聯動、科技聯動”四個方面形成“四城聯動”機制,為區域創新高地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貴州科學城“推動0到1的原始創新,做強1到100的應用創新,實現100到N的產業創新”的全鏈條目標,讓實踐隊師生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如何從實驗室走向產業落地。
集美大學應用物理和光電科學與工程教研室黨支部書記楊蘭說,貴州科學城不僅是技術高地,更是創新生態的縮影,我們要充分借鑒貴州有效深入推進“四城”聯動,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賦能“強省會”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發揮高校在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能動作用。
講解員為實踐隊介紹貴州六大產業基地概況
在貴州技術交易市場與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實踐隊隊員實地感受技術轉化與智能制造的雙向驅動力。在貴州技術交易大廳,師生沉浸式體驗專利交易、技術拍賣等數字化平臺運作模式,切身感受科研成果如何通過數據確權、定價等機制快速流向企業,成為推動智能制造與信息產業融合的關鍵紐帶。
實踐隊了解貴州技術交易市場服務功能
實踐隊隊員、廈門醫學院學生代表羅婉婕表示,從技術交易到智能制造,貴州構建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完整鏈條,這種“交易—應用—升級”的閉環,真正讓數據要素轉化為生產力。
廈門理工學院思政課教師王世鋒表示,在深度剖析貴州將海量數據轉化為產業驅動力與創新效能的過程中,實踐隊全體師生愈發感受到了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文/圖 集美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