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玲燕
錢塘潮涌,鄉村煥新。一幅由“單點盆景”向“全域風景”躍升的壯美畫卷正在杭州的廣袤鄉間徐徐展開——
近日,杭州發布《關于推進鄉村片區組團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錨定“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主軸,以重點村為重要節點,串聯起周邊若干個地理區域相鄰、資源稟賦相近、產業特色相似的村莊集群,在規劃設計、鄉村建設、產業發展、富民增收、鄉村治理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全市和美鄉村建設進入鞏固“點”、拓展“片”、提升“面”的新階段,實現強村帶弱村、先富帶后富、區域共同富,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鄉村提供杭州樣板。
根據《意見》,2025年全市將建設50個重點村片區組團;到2027年全市累計建設100個重點村片區組團,輻射帶動1000個以上行政村聯動發展、協調發展、共享發展。同步形成“1+4+X”的片區組團發展推進機制,其中“1”指編制一個總體規劃,“4”指健全一套工作協同機制、落實一個運營團隊、建立一套發展模式、培育一個特色產業,“X”指引進X家經營主體,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引領作用的片區組團發展樣板。片區組團建成后,村均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增長20%以上;2027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達到6%左右。
《意見》定下六大方面16條重點任務,包括推進組織聯建、規劃聯繪、風貌聯治、產業聯興、共創聯營、設施聯建等。
在組織聯建上,杭州將充分發揮黨建聯建的“紅色引擎”作用,推動片區建立聯合黨委、大黨委,吸納駐村單位、運營主體等多元力量;深入實施新時代“領雁工程”,選優配強片區村“兩委”班子,通過專題培訓提升基層干部抓片區組團發展的能力;精準下沉駐村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文化特派員等力量,以“組團式引才”吸引青年人才返鄉,讓人才活水在城鄉間雙向奔涌。
科學劃分是關鍵。杭州將綜合考慮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因素,精心劃定發展片區。原則上,每個組團將以1—2個重點村為核心,聯結3-7個一般村(社區),以不超過10個村為宜,并巧妙融入產業園區、景區景點,形成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系的發展單元。在此基礎上,編制“多規合一”、兼具前瞻性與操作性的“一片區一規劃”,統籌功能定位、空間結構、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為片區發展提供清晰導航。
片區發展也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風貌聯治上,杭州一方面將扎實開展農房改造、管線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動”,厚植片區美麗底色;另一方面將融合地方鄉土文化特色,打造一批景觀節點、標識系統,一體推進片區內或沿線美麗田園、美麗農房、美麗河湖、美麗廊道等建設,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由點上開花、單兵作戰向多村抱團、鎮村聯動、區域示范的片區化轉變。
產業是片區發展的命脈。杭州將立足各片區的產業基礎和優勢,組團式發展鄉村特產,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并圍繞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推進“一鏈百億、十鏈百億、百鏈百億”計劃,梯度培育一批單條產值超100億元、10億元、1億元的特產全產業鏈……
如何讓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意見》提出,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各村多主體協同”的運營模式,積極引入鄉村運營團隊、鄉村職業經理人等專業運營人才共同參與片區運營。同時,通過統一品牌設計、統一品牌 LOGO、統一品牌經營、統一品牌傳播,打造具有辨識度的“一片一IP”。并建立權責明晰的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片區利益聯結機制和增值收益分配機制,確保增值收益惠及村、經營主體、農戶,由鄉村“同美”邁向鄉村“共富”。
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石。根據《意見》,杭州還將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精準布局,實現“一老一小”服務場景100%覆蓋,“20分鐘便民服務圈”基本建成;一體化推動片區基礎設施建設、管護、運維,鼓勵采用包干制服務的市場化管護模式,推動降本增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