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成都市金牛區科技局、區科協、電子科技大學九里堤校區管委會、天回鎮街道辦事處主辦,成都市科技領軍人才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大唐水電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產業園(成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科創天府?智匯蓉城”金牛校院企地科技創新供需對接會 —— 水電技術開發領域專場活動,在大唐水電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順利舉行。
此次活動緊扣四川省委、省政府支持成都在水電技術開發領域建設高水平創新中心的政策導向,為水電產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活動吸引了來自電子科大、西南交大、川數院、成都銀行等13家單位超30位代表參與,為水電技術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廣闊平臺。
實地探訪+需求發布
貼近產業靶向創新
活動伊始,高校人才團隊參觀了企業實驗室,近距離了解水電技術研發的實際場景與設備條件。
在企業介紹和技術需求發布環節,大唐水電科學技術研究院聚焦輸電線路故障監測、電氣設備感知、小容量儲能等核心領域,詳細發布了企業在水電技術開發過程中的創新技術需求。據統計,本次共發布了5項重點技術問題,18項技術需求,這些需求緊密貼合產業實際應用場景,凸顯了企業在技術升級過程中的迫切訴求,為高校貼近產業發展需求,開展科技創新和創新成果轉化提供了“靶向引導”。
聚焦產業創新需求
交流前沿科技成果
在科技成果推介環節,電子科技大學的專家團隊帶來了一系列與水電技術開發高度契合的前沿科技成果。
黃際彥教授圍繞通信與信息領域的技術優勢,分享了在基于振動信號頻響的系統故障監測、傳輸帶振動信號頻響故障檢測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為解決線路故障監測中的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蘇元捷教授分享了其團隊在智能感知與微納系統集成領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通過實際案例,詳細展示了該技術在設備監測、故障預警等方面的應用效果,助力企業邁向智能化、高效化發展,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易建波副教授分享了超高海拔光儲聯運場站智能管控關鍵技術,展示了智能電網先進測試測量技術、智能電網及智慧能源等創新成果,為推動智慧能源體系在特定地形下的應用提供了技術路徑。
李鋼副教授則帶來了無源蜂窩物聯感知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相關成果,通過理論剖析與實際案例結合,展示了無源蜂窩物聯感知系統的技術突破和系統應用,為企業提升輸變電電氣設備感知精度與運維效率提供新思路。
吳慧娟副教授介紹了AI驅動的新一代全光纖電力電纜在線狀態監測技術,該技術為水電企業保障電力電纜安全穩定運行、提升運維效率提供了創新路徑,其前瞻性與實用性引發企業代表的高度關注與深入交流。
高校專家們的成果推介緊密圍繞企業發布的技術需求,展現了電子科技大學在水電技術創新領域的深厚積淀和強大實力,為校企協同創新搭建了堅實的技術橋梁。
自由交流碰撞火花
開啟協同創新新征程
現場自由交流環節氣氛熱烈。大唐水電科學技術研究院、四川睿華智電科技、成都國覽文化、成都希盟泰克科技、成都銀行等企業代表與專家團隊,就技術需求的細節、成果轉化的可行性、后續合作的模式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企業代表結合自身生產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向教授團隊尋求技術解決方案,專家們則從專業角度出發,為企業答疑解惑,并提出了個性化的技術改進建議。在交流過程中,共收集到企業提出的具體問題10余個,初步對接高校科技成果20余項。
此次活動是金牛區積極貫徹落實省、市政策的具體實踐,更是構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的關鍵一環。以“水電技術開發”為核心切入點,通過“需求精準對接+成果定向轉化”的模式,實現高校成果與企業需求深度融合,形成全鏈條賦能機制。金牛區將持續開展 “科創天府?智匯蓉城” 系列活動,以“匯校院企地合力 筑產業創新高地”為主題,“小切口”“高精準”地與企業進行對接交流,推動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在金牛區落地轉化,為成都做優做強極核功能、加快高質量發展貢獻金牛力量。(石秀 金科宣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