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你的熱愛?
文|王志強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
*本文為王志強教授在2019年復旦大學法學院畢業典禮上的致辭,轉載自“i法復旦人”公號。
各位同學同事,各位校友來賓,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復旦法學院和各位同事們,熱烈祝賀2019屆441名同學完成在復旦的學業,即將踏上人生的新旅途。創建于1929年的這所法學院,在它的九十周年之際,與你們相互見證這一快樂和榮耀的時刻。
從今天起,你們終于可以不再糾結于如何回答老師們各種莫名的問題,可以在海闊天空之下放飛自己了。今天,在大家即將啟程之際,我留給同學們最后一個問題,一個只需要回答給你們自己、甚至可能很久都難有答案的問題:
什么是你的熱愛?
為什么提這個問題?一方面,許多人并不重視它,在我們的教育背景下尤其如此。一位社會學院的同事指出,中國目前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培養,而是選拔,選拔出智商和情商都符合更高的標準化需求的人,然后以學校的品牌賦予他們標簽。因此,在這個校園里,我們見過太多這種機制的人才產品:他們能做題、會考試,在各種升學競爭中都能脫穎而出,只要你提要求、設目標,他們都能實現。但當問起他們:“你喜歡做什么?”他們往往兩手一攤:“我不知道呀。”
但另一方面,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卻非常重要。雖然熱愛很難測試,但它卻往往決定了你們的未來、你們的幸福感,決定了我們教育的走向,乃至這個世界的獲得感。即使你們未來能留學國際名校、進入紅圈大所,如果你們并沒有享受基于熱愛的努力過程,而是本末倒置、將滿身的光環和豪華的人設作為追求的結果,我想很快你們就會明白,那只是生活在別人的眼神里,而不是自己的幸福中。
更進一步,我們身處的這個外部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激劇變化。有人說:我們要的不僅僅是改變,而是帶來幸福的改變。個人的職場事業發展、社會的經濟技術進步,并不必然帶來幸福和樂趣,有時候反而可能讓原本有趣的事情變得無趣,除非你們心里有所熱愛。
熱愛不是從一而終,往往需要不斷試錯后才能明了。我女兒四歲時信誓旦旦地說她要做一個宇航員;我十四歲時曾堅持認為兩項當時的愛好會是將來的終身職業;即使作為成年人,許多同學可能都不會忘懷讓自己曾經滄海但無果而終的初戀。不過,你們終于會成長,也需要明白什么是你們真正鐘情的生活方式,以及鐘情的人。
熱愛有時需要妥協,因為你們會有各種的責任,家庭的、社會的、職業的,你們可能暫時無法盡興地追求自己熱愛的生活方式,需要在一段時期做出讓步和擱置。但只要熱愛在心中,歷經周折的世事只是更堅定自我確信的過程,總有一天你們能夠、也一定要復歸自我。
熱愛是高樓望斷天涯路的期許,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投入,是讓你們享受過程、不計結果的情懷。未來的生活和事業中,你們都可能面臨機會和興趣之間的矛盾,因為能做和想做的事情往往不盡一致。各種選擇和牽扯之間,發自內心的熱愛應該是引導的航標。
追問和追求你們內心的熱愛,不僅是小資的溫情告白,也是作為這所學府的畢業生應有的自我認知意識和迎接挑戰的擔當。讓我們重溫校歌的精神:學術獨立思想自由、鞏固學校維護國家、作育國士恢廓學風;有人追隨地球的流浪,有人追求登頂的擁抱;當然,也有人繼續享受江灣大草原的樸素陽光。我期待,一方面,校友們是個性化的人才,而不是標準化的產品;另一方面,無論是何種選擇,真誠希望你們都有堅定強大的內心,有所追求和堅守,而不是隨波逐流。
各位同學,最后以一句溫馨提示結束我的發言:
道路千萬條,熱愛第一條;擇業無興趣,來日兩行淚。
祝大家各有鐘愛,前程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