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近日安徽出臺征求意見稿,將推進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和生態創新。計劃從明年起,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居住小區要加快推動智能建造場景應用落地,提升建筑品質,打造更多好房子。
根據省住建廳組織起草的《安徽省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安徽省將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培育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30年末,打造不少于100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培育不少于20個智能建造產業基地,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50%。中國建造(安徽)互聯網平臺面向全國推廣,用戶規模突破50萬,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建筑產業現代化企業,“安徽建造”品牌影響力大幅增強。
安徽省將加快建筑工業化升級,因地制宜推動“數字勘察、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六大智能建造場景集成應用。為此,各地要在土地出讓、項目立項、招標、合同簽訂中明確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相關要求。
2026年1月1日起,新立項的政府投資和國有資金投資的單體地上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和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居住小區應確保3項以上智能建造場景落地;其他地上2萬平方米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和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居住小區原則上應推動1項以上場景落地;鼓勵工業、市政、水利、交通等其他建設工程積極推動場景落地。
征求意見稿還指出,合肥等綠色建材試點城市,要積極探索通過中國建造(安徽)互聯網平臺實施對通用類綠色建材的批量集中采購。引導消費者通過平臺進行商品房交易、保障性住房申請、物業服務等。推動平臺與數字住建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大數據、AI大模型輔助監管機制。
全省有望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將智能建造相關裝備和軟件納入“三首”“三新”應用推廣目錄的重點征集范圍。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重點領域的科技攻關,推動自動化施工機械、建筑機器人、無人機、三維(3D)打印等相關設備集成與創新應用。企業自主或合作研發、購置使用智能建造重大技術裝備可按規定享受優惠政策。
合肥晚報-合新聞記者 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