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陵農貿市場,
“東門第一家”冷菜店門前,
每日隊伍蜿蜒如龍。
白鹿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的
“快樂老家”體驗,
正是由這家店供應的家鄉菜。
本期《食美常州》特別策劃
帶你感受常州夏日限定美味
羅氏蝦,常州人更習慣叫它大頭蝦,夏季到秋季正是它膏黃肉肥的時節。一只只個大肥美的大頭蝦,在清水中洗凈后躍入鍋中,與蔥姜共舞,料酒為伴,沸騰后繼續煮3分鐘,隨即被撈出迎接冰水的洗禮。這一熱一冷的淬煉,鎖住了蝦肉的Q彈口感,也封存了最原始的鮮美。
真正的精髓,在于那一缸秘制鹵水。陳年花雕酒是基底,流淌著琥珀色的靈魂;花椒與干辣椒在舌尖起舞,演繹著辛香的交響;話梅則是點睛之筆,那抹恰到好處的酸,如夏夜微風般解膩生津。
常州人喜甜,三斤蝦要用一斤白糖,這數字令人咋舌,卻是當地人心中不可撼動的黃金比例。話梅在糖海中浮沉,以酸制衡甜的洶涌,成就了冰醉汁液酸甜交織的曼妙平衡。將諸多調料配勻后,花雕酒與礦泉水徐徐注入,制成一缸秘制鹵汁。晾涼的蝦入汁浸沒,密封冷藏,在低溫世界里完成6小時的華麗蛻變。
冰醉羅氏蝦的滋味密碼,不僅藏在一斤白糖的豪放里,更在花雕酒留下的綿長余韻中。花雕酒不似白酒那般刺激,留下的只有溫潤的醇香,不敢吃生腌的人也能一飽口福。嘬一口蝦頭,飽滿的蝦黃如蟹膏般肥美;咬一口蝦肉,冰爽彈牙中滲出話梅的微酸與花雕的暗香。
白鹿回常州錄制《奔跑吧》時,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她的“快樂老家”體驗。當鏡頭捕捉到她與家人團聚、品嘗家鄉美食的畫面,桌上那盤冰醉羅氏蝦成為最動人的注腳,這抹味道早已超越食物本身。對土生土長的常州人而言,它是運河邊汽笛聲中的童年記憶,是游子心中揮之不去的鄉愁符號。白鹿曾在回憶家鄉時感慨:“運河邊的汽笛聲和叫賣聲,都是我童年記憶的一部分。小時候也許沒有太多感觸,但現在才意識到,原來運河就是我的家鄉。”
尋個周末,
細細品嘗這道江南冷盤。
當舌尖觸及那冰甜鮮美的蝦肉時,
或許你會懂得,
這抹味道,
既是常州人待客的體面,
也是游子歸鄉的儀式。
常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 常州市新聞傳媒中心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 聯合推出
作者:徐晗杰 攝影:余祥祥 伊宏輝
美編:植樹
轉載請注明來源:常州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