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故事里,施展老師曾著重講述了現代土耳其的形成之路——從奧斯曼帝國到現代民族國家的艱難轉型,而較少提及其近況。2024年夏天,施老師再次去到土耳其,感受到了古代輝煌文明帶來的諸多震撼,也對當下的復雜現實產生了進一步的思考。
今天的“列國志-亞洲篇番外”,主播何必與嘉賓施展老師將和大家再次聊聊土耳其。從古老的哥貝克力石陣到現代的城市風貌,從多元文化的融合到國際局勢的挑戰,這個國家依然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線下活動信息】
8月9日-8月16日,與施展、許小亮兩位老師一起探尋土耳其。在一系列“文明的拼貼”現場,親眼見證信仰如何整合政治權威,傳統與現代生活如何并置共存,神圣的儀式與日常的節奏如何交織共生。添加【eidos6719】即可了解詳細信息。
02:44 土耳其之旅:安卡拉、開塞利、科尼亞
05:31 哥貝克力石陣,巨石神廟,人類歷史的搖籃
08:47 在現代土耳其,你能看到各種古老的文明
11:28 托羅斯山脈,多元的生態帶來了多元的文明
16:18 加泰土丘,隨地的黑曜石,壁畫記錄的火山
19:56 卡內什古城,四千年前就有成熟的商貿網絡
26:05 土耳其的城鄉發展:傳統與現代相交織
30:25 越深入內陸,越能破除原先的宗教化想象
35:04 土耳其的通貨膨脹對民眾生活的巨大沖擊
42:05 土耳其的困境:高通脹、高利率、難民潮
47:16 出行預告:從安納托利亞一直到伊斯坦布爾【如想獲取更多考察相關信息,歡迎咨詢考察助理-小愛(微信號:eidos6719)】
01 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又名赫梯博物館,位于土耳其首府安卡拉古城堡西南側。博物館的建筑物原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客棧和商場,建于1464年,后被大火燒毀。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后,將其修復,并根據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倡議,改建成赫梯博物館。
02 加泰土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土耳其)位于安納托利亞高原南部,由兩座山丘所組成,占地34英畝,是安納托利亞南部巨大的新石器時代和紅銅時代的人類定居點遺址。該定居點存在于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5700年,是已知人類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
03 哥貝克力石陣又名“哥貝克力山丘”,位于土耳其東部,1994年由一位庫爾德族牧羊人發現。經“碳14”鑒定,證實遺址至少有12000年甚至13000年的歷史,比金字塔還要早8000年出現,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最早的文明遺址之一。
04 卡內什古城:小亞細亞青銅時代中期城市遺址,位于土耳其開塞利東北約20公里的屈爾土丘。遺址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原始赫梯人居住時期;第二、三階段為亞述殖民時期(即卡內什-卡魯姆時期,公元前1950-前1750,全盛期);第四階段為向建立赫梯古王國過渡的時期。
05 土耳其習慣上被稱為連接歐亞、溝通東西的橋梁。位置如此,土耳其的政治思潮也經常面臨左右兩方面的沖擊,甚至形成激烈的沖突。在獨立戰爭時期,國父凱末爾就曾面臨蘇俄和歐洲影響的矛盾。最終,民族主義的迫切任務壓倒了社會主義的理想,同時又欲追求以西方為模板的現代文明。直到今日,左右之爭仍是透視土耳其政治的一個重要維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