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甄嬛傳》火遍大江南北,觀眾們記住了兩樣東西:一是后宮女人的心機,二是麝香的“神奇”墮胎效果。安陵容的舒痕膠,還有皇后的歡宜香,就連海棠樹下埋的麝香,都能讓妃嬪們“一聞就流產”。
可是翻開清宮太醫院的檔案,真相卻讓人大跌眼鏡——雍正皇帝曾親自吩咐,所有妃嬪所用藥物必須用銀瓶裝取,還得經太監、御醫一道道把關,連一味藥都不能私自取用,更別說成天拿麝香害人了。而針灸麻醉,在道光年間被皇帝一怒之下不允許再使用,理由是“扎一針腳底發麻,像要行刺”。
古裝劇里的“醫學奇跡”,到底幾分真?幾分假?
一、麝香:從“墮胎神藥”到宮廷香料
《甄嬛傳》里,麝香簡直是“宮斗核武器”,聞一聞流產,抹一抹不孕。然而翻開《本草綱目》,麝香在墮胎藥里根本排不上號,真正的有效的是附子、烏頭這類含有劇毒的藥材。麝香主要是用來調香的——什么玉池散、祛風潤面散里都有它,哪會有劇里講的那么邪乎?
更離譜的是“歡宜香”。雍正時期,太醫院配置藥物需要經過御前太監、總管、宮女等很多人見證,而且藥方還得準備兩份防止被人改動。華妃若真用含麝香的香料害人,早被查個底朝天了。
二、針灸麻醉:從“針刺催眠”到皇家禁忌
《后宮·甄嬛傳》沒提針灸,但另一部劇《大明風華》里,針灸麻醉被吹得神乎其神。歷史上,真正的“針麻第一人”是1958年上海第一人民醫院的尹惠珠大夫,她在病人合谷穴扎了兩針,沒有使用麻醉藥就做完了扁桃體手術。
可道光皇帝并不知道這些。1822年,他騎馬摔到了屁股,御醫便用銀針扎他的中環跳穴,當時腳底就立刻泛起一陣酸麻。道光皇帝嚇得大叫:“這是行刺!”當場就殺了那個御醫,還下旨永久廢除太醫院的針灸科。
三、真實的“太醫院檔案”:嚴謹到變態
清宮太醫可不是劇里那樣隨叫隨到。雍正七年有嚴苛的規定:妃嬪用藥必須得用銀瓶來裝,瓶身上貼著標簽,同時藥方要交給首領太監留存備案。一旦出事,直接就能追責到人。
《甄嬛傳》里章太醫敢隱瞞甄嬛體內的麝香?放在真實歷史中,他早被拖出去砍了不知多少次了。太醫院的規矩是意見要一致,誰要是敢胡亂開藥方,全家都得被牽連。
四、拍一部“太醫院檔案”短劇,該怎么演?
麝香篇:妃嬪們用的實際上是“祛風潤面散”,鏡頭特寫御藥房的那明晃晃的銀瓶和標簽。
針灸篇:道光帝捂著屁股大聲喊道“有刺客”,旁白吐槽說:“這是環跳穴扎針的正常感覺”。
墮胎篇:太監捧著附子湯鬼鬼祟祟,卻被御醫一把攔下:“這玩意兒才是真·墮胎藥”。
古裝劇為了戲劇性,把中醫魔改成了“宮斗工具”。但真實的太醫院,規矩比劇情嚴苛十倍。下次再看《甄嬛傳》,不妨笑一句:“華妃啊,你的歡宜香,怕是連御藥房的門都進不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