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樊怡君)近日,廣東省總工會宣布了一項惠及千萬職工的重大舉措:全新打造的廣東省職工互助保障信息系統正式啟用,同步啟動新一輪覆蓋廣泛的“工會二次醫保”贈送活動。這意味著廣東職工在享受醫療保障方面,將迎來更便捷、更精準、更溫暖的“工會方案”。
此次升級不僅體現在服務智能化,更包含保障計劃本身的全面優化:7月1日起實施的《廣東省職工互助保障計劃(2025年版)》在保障范圍、賠付力度和覆蓋廣度上均有顯著提升。
數據里的“民生溫度”
幫助超百萬人次職工避免因病致困
在廣東省職工互助保障信息系統上線發布現場,記者獲悉了一組沉甸甸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全省職工互助保障計劃累計參保已超過5292萬人次;累計發放互助金高達33.46億元,實實在在幫助了118.55萬人次職工緩解了因病帶來的經濟壓力問題。今年廣東省職工保障互助會安排了3000萬元,重點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以及產業工人贈送職工互助保障計劃。
其中,“工會二次醫保”項目備受好評,省總工會已累計投入補貼、贈送資金5.53億元,帶動全省參保“工會二次醫?!?869.7萬人次。省總工會今年投入6000萬元,向工會會員、勞動模范和困難職工補貼、贈送“工會二次醫?!保渲刑貏e新增1000萬元,專門用于向奮戰在生產一線的產業工人群體贈送保障。“工會二次醫保”,也被職工們親切地稱為工會服務的“金字招牌”。
智慧系統上線
從“跑腿辦”到“掌上辦”,從“人工審”到“免審享”
此次上線的廣東省職工互助保障信息系統,標志著廣東工會服務打破時空限制,服務職工邁入數智化新階段。這個“智慧大腦”有何特點?
一是服務“零跑腿”。新系統部署在省政務云平臺,能與全省各地市醫保數據對接共享,職工只需通過手機就能完成業務辦理,告別了來回奔波的煩惱,實現真正的“掌上辦”。
二是兌付“加速度”。最讓職工期待的是“免審即享”功能,符合申領條件的互助金經系統確認后自動就打到職工賬戶里了,大大縮短了等待時間,讓急需幫助的職工能及時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
三是精準又安心。系統還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能精準識別不同行業、不同群體職工的保障需求,為未來提供更個性化、更貼心的保障計劃打下基礎。同時,系統建立了嚴密的安全防護網,保障資金流轉透明可追溯、用戶隱私無憂,確保每一分錢都“取之于工、用之于工”。
保障計劃全面升級
保障病種擴增、賠付力度加強、覆蓋范圍更廣
支撐新系統高效運轉的,是同步實施的《廣東省職工互助保障計劃(2025年版)》帶來的實實在在保障提升:
擴增保障病種。重疾保障計劃保障病種從原來的7種大幅增加至35種(包含4種罕見重疾、28種普通重疾、3種輕癥重疾),女性重疾保障計劃保障病種從5種擴增至7種2類,基本覆蓋女性所有特定器官的惡性腫瘤。
賠付力度增強。重疾保障計劃最高賠付金額顯著提高,從5萬元提高到7.8萬元或19.5萬元。女性重疾保障計劃最高賠付金額從4.5萬元提升至5.4萬元。住院醫保補充保障的報銷比例更優化,從“第一次報銷80%,第二次報銷70%”調整為“兩次均報銷80%”,并新增了個人住院自費部分按50%報銷的保障計劃。新增的意外傷害保障計劃最高賠付6.54萬元。各項保障計劃賠付金疊加最高可達50.62萬元。
報銷范圍擴大。住院類保障計劃既能報銷醫保范圍內的個人自付部分,也能報銷醫保范圍外的個人自費部分。住院津貼保障范圍也從“因病住院”擴展至包含“意外事故住院”。
報案期延長。各項保障計劃的報案期統一由1年延長至2年,給予職工更充裕的申請時間。
覆蓋更公平。參保對象范圍擴大至全省所有在職職工,取消了外來務工人員專屬計劃,確保保障待遇公平。
從智慧系統的“免審即享”到保障計劃的“真金白銀”,廣東工會正以科技之力與精準保障,為千萬職工構筑起更堅實、更溫暖的“健康之盾”。數智賦能下的“娘家人”溫度,讓“病有所依、弱有所扶”的承諾在南粵大地愈發可感可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