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6男足“和平杯第二輪,中國隊迎戰烏茲別克斯坦,說實話,這場比賽從首發名單出來就讓不少人開始對著手機“點贊回懟,尤其是看到鄺兆鐳和王非尼亞先發、帥惟浩卻坐在替補席上,這套陣容怎么擺、背后管理層到底在想啥、教練組是不是在試陣,大家伙的討論熱度一度快跟氣溫一樣飆升,畢竟上一輪國足小伙子們剛跟日本1-1握手言和,那場球踢得有來有回,場面不算難看,球迷對這批U16其實還有點“盼頭,可惜老毛病又來了,輪換陣容、換人策略總是讓人一邊看球一邊皺眉。
說說首發吧,這套12-徐曾富、3-張旭堯、4-李鈞鵬、17-張君豪、18-南子勛、22-萬項、6-路鈞博、8-徐正鵬、7-何思凡、14-鄺兆鐳、33-王非尼亞的組合,說白了是主打中場硬度和邊路速度,鄺兆鐳最近狀態不差,體能輸出沒得說,王非尼亞之前跟日本那場有點亮點,這回直接首發,教練組明顯是想要前場多點變化,爭取先下手為強,但帥惟浩沒在首發名單,這事兒就有點耐人尋味了,畢竟帥惟浩在U系列青訓圈里一直是“靠譜型,多少也算定心丸,突然放到替補席上,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身體有事,還是教練真想用奇兵。
再看對手烏茲別克斯坦,上一輪剛剛被韓國1-0收拾了一頓,按照常理說他們這輪肯定會拼命反彈,首發名單一出來,對面1-沙穆拉托夫、8-拉夫沙諾夫、10-埃爾基諾夫這些名字都在,基本主力框架沒變,教練組的信號很明確——要跟中國隊硬碰硬,比拼陣地戰,畢竟小組賽賽制又短又快,丟不起分,場面大概率會很膠著。
問題來了,中國隊這套陣容到底能不能頂住壓力,防線其實還行,徐曾富把門、張旭堯和李鈞鵬坐鎮中路,短傳出球沒啥大毛病,但中場壓迫強度夠不夠,能不能頂住烏茲別克斯坦的身體對抗,這才是關鍵,路鈞博、萬項和徐正鵬如果能把球控制下來,前場才有發揮空間,否則一旦被壓著打,后腰保護不住,門前就容易出幺蛾子,說白了,防守端其實比進攻端更讓人提心吊膽。
當然,也不能光盯著防守說事,這場比賽中國隊的前場組合還是有想象空間的,鄺兆鐳和王非尼亞的速度、突破都在線,如果何思凡能在右路打出配合,前場三叉戟就有可能給對方后衛帶來壓力,但進攻效率一直是這批U16的軟肋,機會能不能轉化成進球,全看臨門一腳和禁區內搶點的決心,有沒有那種“人到球到的默契感,這點上說實話跟日韓同齡人還有不小差距。
帥惟浩沒首發,輿論場上已經有不少質疑聲,很多人覺得他在進攻端是最有靈性的球員之一,關鍵時候能站出來,要是一直讓他坐板凳,等到局面被動才臨時換上,效果就要打折扣了,這種調度思路其實在中國青訓里并不少見,教練組習慣用“防守先行、進攻靠隨機應變,但問題是,遇到烏茲別克斯坦這種硬骨頭,對方中后場盯人兇狠、拼搶積極,光靠防守反擊真不一定能熬到最后,萬一被先進球,想扳回來那就更難了。
還有個細節值得一提,上一輪中國隊對日本,雖說打成1-1,但場面上其實有點吃虧,對方傳控流暢、節奏變化快,中國隊更多靠身體和個人能力硬頂,這種風格遇到日韓還勉強能掰手腕,碰上烏茲別克斯坦這種歐亞結合體,技術和身體結合得更好,一旦被打穿中場線,后防線容易陷入“擺爛狀態,丟球其實就是一瞬間的事。
球迷們也不是沒見過類似場面,往年U系列的比賽,首發調整、輪換陣容、臨場指揮這些老問題來來回回反復出現,輿論場上的“對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有人覺得該多給年輕人機會,輪著來試試能不能出奇兵,也有人堅持核心球員必須首發,不能輕易變陣,這種爭議其實也算是中國足球的“常態,但說到底,場上表現才是硬道理,該贏的比賽不能再錯過。
這場U16的第二輪“和平杯對抗,陣容調整既有亮點也有隱憂,鄺兆鐳、王非尼亞首發是教練組的冒險嘗試,帥惟浩替補多少帶來爭議,成敗全看臨場發揮和心態調整,球迷當然希望這批小伙子能踢出點不一樣的東西,別讓首發名單的爭議最終變成“事后諸葛,更別再讓“擺爛變成常態,畢竟每一場國際比賽都是在給中國足球打樣,踢得好壞都逃不過球迷的眼睛,誰能成為關鍵先生,誰又會被吐槽出圈,今晚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