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下,工業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合成生物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鑰匙”,正吸引著眾多企業的探索與投入。北京首鋼朗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鋼朗澤”)憑借技術積累與實踐成果,成為該領域代表性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首鋼朗澤招股暫緩,主要基于補充和更新部分上市材料的需要。此次節奏上的調整也客觀上避開了6月底港股新股集中申購期,為市場留出更充足的評估空間。這次節奏上的調整,不是止步,而是蓄力,是一次對風控和治理的再升級,相信好事雖多磨,終將不負期待。無論從政策面、項目連續登上央視重點欄目、股東背景、核心技術團隊、ESG戰略、行業發展等方面,首鋼朗澤均在依靠強大的內生動力,持續引領CCUS產業發展。
以合成生物技術推動工業低碳轉型
首鋼朗澤的發展,是一部工業尾氣資源化利用的傳奇。2011年,北京首鋼朗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自此踏上了將工業尾氣轉化為綠色能源的征程。早期,公司便聚焦一氧化碳氣體發酵制乙醇技術,開展300噸/年級別的中試放大。同年,首鋼集團引進創新生物發酵技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流程最全的300噸/年鋼鐵工業尾氣生物發酵制燃料乙醇中試裝置。經過幾十輪研發試驗與無數次技術優化,公司成功打通全系統工藝流程,產出可用于車用乙醇汽油的清潔能源燃料乙醇。2018年,燃料乙醇通過二次加工轉化為低碳航空燃油,并首次應用于商業飛行,實現了從傳統產業到新能源的跨越式發展。
在CCUS行業,首鋼朗澤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全球率先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實現低碳產品生產商業化及規?;墓?。專注于利用合成生物技術捕集工業尾氣中的碳,轉化為生物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等低碳產品,并提供綜合性低碳解決方案。公司完成了全球首套利用鋼鐵廠、鐵合金廠含碳工業尾氣生產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的工業化裝置,還開發了二代負碳技術。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國成功運營四套規模化生產設施,充分展示了其技術產業化應用的復制能力。
獲國際認證,夯實發展基礎
首鋼朗澤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國內外廣泛認可。公司收獲了國際可持續生物材料圓桌會議(RSB)認證、國際能源署生物燃料案例收錄、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 PLUS)以及第一張新飼料原料產品證書等眾多榮譽。這些認證既是對首鋼朗澤技術實力和產品品質的高度肯定,更為其在國際國內市場的拓展筑牢了根基。
面對行業蓬勃發展的機遇,首鋼朗澤積極擁抱市場,持續深耕合成生物CCUS技術領域。在“雙碳”目標的戰略引領下,公司將精準投入關鍵項目,強化技術實力、擴大生產規模,為CCUS行業注入強勁動力,持續推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