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終于在熱身賽里“翻車了,對手是澳大利亞女籃,比分63-76,最大分差一度到24分,這場球,爭議點一大堆,張子宇沒上,韓旭拼到15+9,結果還是沒能擋住澳大利亞的沖擊,網友們看完直呼服氣,也有些人上火,畢竟之前四連勝打得挺順溜,這回一下子摔進坑里,多少有點出乎意料。
其實球迷都清楚,熱身賽本身不決定什么,但這場的內容說實話挺扎心,一開局澳大利亞就用身體和節奏沖擊中國女籃,第一節打完28-19,看著像還行,結果第二節直接崩盤,一波流把分差拉到24分,半場49-31,很多人都在問,這不是我們熟悉的中國隊啊,是不是因為張子宇沒上,宮魯鳴到底在保誰,還是說隊伍自己沒準備好,問題來了,面對高對抗和速度,咱們的內線和三分球,真的頂得住嗎。
說到張子宇,缺陣的原因外界眾說紛紜,官方沒明說,但大概率是為了保護她,畢竟對面是澳大利亞,身體對抗和防守強度都不是一般隊能比的,宮魯鳴這招,有人說是明智,也有人覺得太保守,畢竟熱身賽練兵為主,不上主力也能理解,可架不住球迷期待值拉滿,尤其是對張子宇,每場都盯著她看,這一缺席,輿論場直接炸了鍋,甚至有網友調侃:女籃也開始擺爛了。
韓旭這場算是拼了,15分9板1助,進攻端還是比較穩定,尤其是第二節和第四節,連續靠她咬住比分,但問題也很明顯,她一旦下場或者體力下降,內線幾乎就是裸奔,澳大利亞抓住機會就是一通猛攻,尤其是籃下強打和反擊,完全沒給中國隊喘息的機會,楊力維和羅欣棫分別拿下10分和9分,也算是頂住了部分壓力,但整體來看,除了韓旭,女籃的進攻點太分散,三分球命中率一度跌到谷底,第二節只拿了12分,這種效率,基本宣告了比賽提前失控。
其實整場比賽最大的問題不是輸球,而是暴露出來的短板,澳大利亞那種高壓逼搶和轉換,咱們應對辦法不多,老問題又冒出來了:防守輪轉慢,外線對抗吃虧,進攻節奏一亂就各種失誤,王佳琦開局就被搶斷,直接丟分,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奧運會或者正式比賽,后果可大可小,這回熱身賽還能“練練膽,真到生死戰,誰都不敢賭。
當然,這場也不是全無亮點,第三節中國女籃加強了內線進攻,連打出12-0的小高潮,一度把分差縮小到10分,楊力維搶斷反擊、楊舒予三分、張茹補籃、李緣突破,場面一度很燃,球迷也跟著提氣,但好景不長,澳大利亞馬上調整,連續突破、籃下強打,重新把分差拉開,這種來回拉鋸,既能看出中國隊的韌勁,也能看出對手的應變能力更強。
再說說外部因素,澳大利亞女籃本來就是世界強隊,身體素質和職業化水平都高一檔,咱們的幾場熱身賽贏了波蘭和日本,但強度和節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這場硬碰硬,短板就全暴露出來了,不得不說,熱身賽打強隊,確實能看出問題,但球迷別光盯輸贏,關鍵是能不能及時調整,補上漏洞。
有意思的是,網絡上兩種聲音此起彼伏,一派說女籃該練兵就練兵,別怕輸球,另一派覺得不能光練練練,打得太爛了士氣怎么辦,尤其是張子宇缺陣,直接影響到隊伍的氣場和戰術選擇,其實站在懂球的角度看,這場球既是一次檢驗,也是一次警示,熱身賽不是演戲,暴露問題比贏球更有價值,關鍵在于教練組能不能對癥下藥,別到了大賽還犯同樣的錯。
結尾還是那句老話,熱身賽輸了沒啥大不了,但如果還當成小失誤就糊弄過去,那才是真的“擺爛,這屆中國女籃天賦和陣容都不差,但想走得更遠,必須正視現實,補上短板,尤其是對抗強度和外線穩定性,否則等到真正的硬仗,沒準還會被對手一波流帶走,至于張子宇,下次再出場,希望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