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在事業單位里,工勤人員干活兒可不少,可他們的晉升路,那真比蝸牛爬還慢、還難,這是為啥呢?
從政策依據來說,事業編制分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管理崗能通過提拔晉升職務,從科員一步步到單位領導;專業技術崗靠評職稱,初級、中級、高級,工資待遇也跟著漲。但工勤崗呢,主要晉升途徑是參加技能等級考核。像在一些地方,工勤人員要從初級工升到中級工,得在初級工崗位上干滿5年,還得有相關的培訓經歷,并且考核合格。這就好比一個門檻,攔住了不少人。
再看看數據對比,據相關統計,在一些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人員在 5 年內獲得晉升的比例能達到 30%左右,專業技術崗通過職稱評定實現晉升的比例也能有20%-30%。可工勤崗呢,5年內成功晉升技能等級的比例可能只有10%-15%。這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兒。
為啥會這樣呢?一方面,工勤崗位本身數量有限,僧多粥少,競爭自然激烈。另一方面,相比管理和專業技術工作,工勤工作的成果不容易量化考核。比如單位的司機,把車開得穩、安全送達目的地是本職,但很難像科研人員發表論文、管理人員做出業績那樣,有直觀的衡量標準。
而且,隨著事業單位改革,不少單位對工勤崗位的設置進行了壓縮,進一步減少了晉升機會。事業工勤人員想往上走,真的是障礙重重,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有利于他們發展的政策,讓他們的晉升之路能寬敞些、順暢些。
#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如何規劃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