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即將于7月8日至10日對英國進行自2020年英國正式脫歐以來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的首次國事訪問,這次訪問不僅承載著外交禮儀,更蘊含極其深刻的政治意味。當前,英國在脫歐后的政治經濟困局中,試圖重新靠攏歐洲大陸,而法國則以馬克龍為代表,試圖引導這一轉向,借此重塑歐英關系的戰略格局。此次訪問,馬克龍在英國議會的“極具政治性”演講,以及兩國領導人和部長級會議,將釋放一系列重要信號,標志著歐英關系從對立走向協調的轉折點。
英國脫歐后,歐洲大陸與倫敦之間的裂痕曾一度加深,雙方圍繞邊界、貿易、移民等問題的爭執頻頻,影響了英國的國際地位與歐盟內部的穩定。基爾·斯塔默自2024年上臺后,便積極推動與歐盟的“重啟”關系戰略,顯然希望借此緩解經濟和安全的雙重壓力。馬克龍此訪,既是法國對英國釋放合作善意的信號,也是在歐洲大環境因俄烏沖突和地緣政治變局而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展示法國引領歐洲團結應對挑戰的決心。
此次訪問重點之一是兩國在國防領域的合作升級。2010年簽訂的《蘭開斯特大廈協議》奠定了兩國軍事協作的基礎,但當時的戰略形勢與今天截然不同。俄烏戰爭已將歐洲推向新的安全邊緣,核威懾與導彈技術成為大國博弈焦點。法國與英國在核武庫和導彈研發上的合作將迎來深化,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結合,更是政治信號:歐洲必須聯合起來,提升自主防衛能力,應對外部威脅。馬克龍對英國的訪問,實質上是歐洲安全架構重塑的關鍵一環,意圖通過實質合作強化歐盟與英國在全球安全事務中的影響力。
在移民和貿易議題上,雙方的協同也預示著英國不再走極端孤立的道路。脫歐曾讓英國試圖以“全球英國”戰略切斷與歐盟的緊密聯系,然而經濟現實和地緣安全的壓力倒逼其回歸與歐洲的對話桌。法國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和核心成員,馬克龍希望借此次訪問,將英國拉回到更緊密的合作圈,尤其是在貿易規則和移民管理的標準協調上,為雙方營造互利共贏的合作環境。此次訪問及相關的部長會議,將圍繞具體政策做出調整,顯示雙方都愿意從過去的對抗走向理性務實的合作。
然而,政治合作的背后,隱含著復雜的博弈和權力平衡。英國仍在積極尋求全球戰略自主,法國及歐盟則力求避免英國成為外部勢力介入歐洲事務的橋頭堡。馬克龍此次強調的“重新趨同”,既是合作的呼聲,也是對英國的政治提醒:若想真正融入歐洲大家庭,就必須尊重歐洲規則和價值觀。此訪也將是對基爾·斯塔默政府能力的考驗,能否在重塑歐英關系中占據主動,避免被夾在美歐間的戰略博弈中左右為難。
不可忽視的是,馬克龍訪英的時間節點極具象征意義: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預計9月訪英之前,法國希望搶占先機,展示歐盟的凝聚力與影響力。這一動作不僅是對美國全球影響力的戰略回應,也是對英國脫歐后外交定位的直接引導。法國通過強化與英國的雙邊關系,試圖構建一個更為緊密的歐洲安全和經濟共同體,增強對美國和中國等全球大國的談判籌碼。
綜合來看,馬克龍此次訪問英國不僅是一場外交禮節,更是一次政治動員和戰略布局。它預示著脫歐后的英國正經歷一場艱難的轉型,從分離走向重聚,從孤立走向合作;而法國則試圖利用這一契機,領導歐洲在動蕩的國際環境中穩固自身地位。雙方在國防、貿易、移民上的合作,將成為未來歐英關系的基石,也將在歐洲乃至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中投下深遠影響。
未來幾天的演講和會晤,無疑將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馬克龍將用強烈的政治語言釋放信號,展現法國對歐洲未來的愿景,也將考驗英國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靈活性和遠見。對于觀察者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國事訪問,更是判斷歐洲走向的風向標:是在分裂與對抗之間,尋找破局與共贏的可能。無論如何,歐英兩國必須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實現新的“趨同”,否則脫歐帶來的裂痕將繼續影響雙方乃至全球的穩定與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