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以法之名》播至第24集,觀眾最大的笑點竟是反派全員智商堪憂。
三年精心布局,卻如兒戲般毫無意義,這直接暴露了劇情的巨大漏洞。
反派們盯上新能源電池領域,派江少留學學技術,卻把重心放在爭奪礦藏上。新能源的關鍵在于技術突破,而非礦石資源,中國地大物博,礦石交易便捷低廉,根本無需大費周章設局。
編劇團隊若稍作調(diào)研,就能發(fā)現(xiàn)礦藏并非稀缺品,正常買賣成本遠低于違法活動。
反派們執(zhí)著于萬海家的礦,假設對方不賣,市場上還有無數(shù)替代選擇。
礦藏并非國家稀有資源,民營礦常見,相關交易不會涉及倒賣問題。圍繞一個普通礦爭搶多年,甚至誣告陷害,反派的行為幼稚可笑。
律師角色也不懂基本法律,入股控股是常見商業(yè)策略,直接買斷反顯愚蠢。
布局三年,反派小老弟拒絕入股,執(zhí)意制造礦難,這種低智決策讓正派焦頭爛額。
這種劇情缺乏成本管控概念,反派智商如此低下,卻掌控大企業(yè),實屬荒誕。
若有原型案件,反派也不該如此愚笨。編劇的敘事邏輯漏洞,讓整部劇淪為喜劇,觀眾只能無奈發(fā)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