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馬鞍山含山縣仙蹤鎮有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六衖石頭部落景區,這里位于黃山山麓,不僅建有石屋、石墻、石路、石橋,許多生活器具也由石頭制成,儼然一座生動的露天石頭博物館。
景區是古村落六衖村的一部分,這座村子相傳是清朝時由六戶人家創建,他們逃難落戶于此,因居住的山溝如同一條條巷子,于是起名“六家衖”,久而久之“家”字被省,稱為“六衖村”。
“大樹底下好乘涼”在這里有了生動的畫面,老樹枝葉繁茂,遒勁的枝干向四周伸展,向天空延展,綠蔭如蓋,描繪出山村夏日特有的寧靜氣息。
石頭壘砌的拱橋小巧精致,溪水潺潺,綠意盎然,空氣中帶著清爽的味道,城市的暑氣和煩躁被阻擋在外,感受到的只有屬于夏天的明媚和無限生機。
久居城市難得見開闊景色,難得感受身在自然的自由感,這里卻山環水繞,抬頭碧空如洗,自然環境好得讓人艷羨。
最初只有六戶人家的六衖村如今已下轄二十三個自然村,四個自然村是如今石頭部落的核心區,其中紅土坂村的石屋是保存最完整的,村名來源于村口小山下一塊桌面大小的紅土。
遠看石屋、石墻,全部由石頭巧妙壘砌而成,最神奇的是壘砌過程中完全不使用任何粘合材料,卻能保持房子的穩固,歷經百年而不倒。
六衖石渠所用石材學名頁巖石,這種石料不似人們常見的石頭那么堅硬,用錘子一砸就會裂成薄石片,非常便于建房壘砌,也正因這種特殊的石料才成就了這一個百年石頭村落。
一片片石頭大小不一,厚薄不等,外形也并非橫平豎直,卻能被人們壘砌出堅固的石墻,進而建造出石屋、石橋、石渠等,村民的智慧和巧思著實令人驚嘆。如今這種獨特的建筑方式已入選馬鞍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景區中的紅土泉發源于黃山山澗,共有三口泉眼,曾是紅土坂飲水取水口,屬于天然冷泉,水質清澈透明,清爽宜人,自帶冰鎮效果。
石頭錯落有致,相互咬合,粗獷中包含著精巧細膩,由于時間久遠,石縫間長出青苔和小草,古樸又滄桑,看上去別有韻味。
沿著平整寬闊的六衖天路可直抵景區最高處,站在日晷前,迎著陽光,看時間逝去留下的光影,既浪漫又有儀式感。
山村的夏天靜謐而清涼,酷熱的夏季,不妨打卡馬鞍山六衖石頭部落景區,看奇妙的石頭世界,感受一份世外桃源的愜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