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資產有很多角度。
比如,同樣是追求核心資產,巴菲特和黑石的選擇完全不同。巴菲特總是一副以不變應萬變、凡事處變不驚的樣子,而黑石則如狐狼般警覺,一旦風吹草動,便迅速從舊資產方式中調頭。
本期開始,《資產洞見》決定啟用“資產軸”的概念,以切入中國經濟變局?!拜S”,既具有核心的概念,也具有轉動、聯動、帶動的概念。
在不同的范圍,資產軸所指并不相同,就像一塊復雜的機械手表,每個具體的軸,都有具體的功用,在它的應用范圍,它就是關鍵與核心。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尋找與探討帶動中國經濟的資產軸肯定具有實際意義。但能力所限,我們對中國資產軸的尋找,只能一點點探索式進行,既探討宏觀,也探討微觀。作為開篇,首先呈現我們觀察中國資產軸的基本面理解:“十”字資產帶。
“十”字資產帶及胡煥庸線示意圖
“十”字資產帶
我們強調:經濟、資產、房產,是同一底色的不同表征。
房產即重要資產,資產背后是產業,產業背后是經濟。
那么,當今房產呈現怎樣的格局呢?
這一點,目前社會各層面在認知上沒有太大爭議,也就是核心城市在支撐著房價的企穩。
誰是核心城市?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杭州、武漢……
通常我們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這樣的概念來描述,以體現經濟的梯次。
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城市放在平面上觀察,我們就能發現,它的真實狀貌,構成了清晰的“十”字資產帶。
“十”字的橫軸,從成都、重慶至上海。
“十”字的縱軸,從北京至廣州、深圳。
“十”字的交叉點,為武漢。
中國房地產獲得支撐的城市,或者有聲音所稱的“有房地產投資價值”的城市,也正在這個“十”字資產帶上。
“十”字資產帶的合理性
研究中國經濟,出現過一條很有名的“胡煥庸線”。
胡煥庸線,1935年由胡煥庸提出,是一條從黑龍江黑河至云南騰沖,大致呈45°的斜線。
線的東南,擁有氣候、人口、效率等優勢,為中國經濟核心區;線的西北,環境承載力低,為經濟邊緣區。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濟,也快速體現出東部地區的優勢。胡煥庸線依舊具有很強的參考意義:線的一邊發展得快,另一邊發展得慢。
“十”字資產帶則不同,它出現在東部核心區,是在經濟高速發展再放緩后,資金向優勢地區收縮所呈現的格局,是埋在胡煥庸線東部地區的經濟骨骼,即中國的資產高地。
所謂退潮時,才知誰在裸泳。
真正的中國經濟樞紐在哪里?“十”字資產帶令人一目了然。
“十”字資產帶的出現并非偶然巧合,它是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這四個中國經濟最活躍區域的連接線。
“十”字橫軸,為長江經濟帶(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的核心區域,東起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三角,西至西部大開發的龍頭成渝地區。
“十”字縱軸,則是中國經濟的南北中軸線,是具有歷史沿革的經濟大動脈,北起環渤海,南至珠三角,串聯中國中部核心城市。
我們通常認為,一個區域房地產市場的支撐,來自于經濟的發展引領——更好的經濟條件(產業)吸引人員流動與匯集,人員的匯集則帶來旺盛的房地產需求。
同時,人員流動的硬性條件,還包括先進的教育與醫療。
以上條件,恰恰是“十”字資產帶所具備的。
這條“十”字資產帶,也是中國人口流動的主要線路。把中國最繁忙的航空線路繪制出來,其軌跡正是這一區域。而兩條“十”字交叉線,也包含了房地產市場的基礎支撐:中國最主要的高校分布和最先進的醫療資源。
雙一流高校
截至2025年7月,全國共有147所高校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
擁有“雙一流”數量前三的省份,即教育第一梯隊為北京(34所)、江蘇(16所)、上海(15所),處于“十”字資產帶上。
擁有“雙一流”數量前十的城市:北京(3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各7所),天津(5所),長沙(4所),哈爾濱(4所)。十城市中,八城市為“十”字資產帶覆蓋,只有西安和哈爾濱在“十”字資產帶之外。
同時,“十”字資產帶橫豎兩軸也具有產業協調聯動的特征。
成都至上海的長江經濟帶橫向軸,覆蓋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擁有內河航運量全球第一的長江,串聯沿江11省市,以上海(金融科創)→武漢(光電子)→成都(電子信息)的產業梯度,形成完整產業鏈。
北京至廣州的京廣發展縱向軸,則連接京津冀、中原、珠三角三大引擎,依托京廣高鐵日均約46萬人次客流,以雄安新區(科技創新)→鄭州航空港(跨境貿易)→粵港澳大灣區(開放前沿)形成改革戰略試驗田。
國家級高新區
截至2025年7月,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數為178家,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但是,“十”字資產帶所覆蓋的國家級高新區占絕對優勢。
國家高新區數量前十的11個省份,除遼寧外(8家)——江蘇(18家)、廣東(14家)、山東(13家)、湖北(12家)、江西(9家)、湖南(9家)、河南(9家)、安徽(8家)、四川(8家)、浙江(8家),10個省份皆在“十”字資產帶,總占比61%。
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前50強中,“十”字資產帶中僅計算重點地區——長三角(16家)、廣東(8家)、長江中游(5家)、京津冀(4家)、成渝(3家),就已經占比超70%。
有了上述依托,房地產市場也就有了基礎性支撐。
按照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數據,2024年土地出讓金前十城市中,除西安外,其余九城均來自于“十”字資產帶。
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2024年土地出讓金前十城市
我們也將從這條“十”字資產帶開始,嘗試展開我們的資產軸尋找之旅。
(待續)
值班編委:蘇志勇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