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豆腐嘞來嘍”,隨著一聲響亮的吆喝,村子里的老人都慢慢圍聚過來。“閨女,你咋才來啊,還以為你今天不來了。”“我來呀,我知道你們等著我嘞”。
這是河南新鄉女孩李福貴的日常。這個以“福貴”為網名的女孩,用視頻記錄走街串巷賣貨的點點滴滴,和鄉村留守老人親切互動,被網友稱為“賣菜西施”,在短視頻平臺擁有700多萬粉絲。
互聯網上,新農人這條賽道越來越擁擠,有諸如李子柒這樣被網友點贊的,也有諸如東北雨姐這樣“塌房”的。李福貴為什么能俘獲人心?“李福貴”們如何在這條路上行穩致遠?
視頻來源:大象新聞
不消費苦難。提起李福貴家,村民們個個都說難。李福貴父母有病,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2020年,李福貴的奶奶過世,照顧一家人的重擔落在了年邁的爺爺身上。看著又要干農活,又要照顧一家的爺爺,李福貴心疼不已。于是,她返回家鄉,主動撐起了這個家。
近年來,短視頻、移動直播等越來越普及,供需兩端都呈現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農村的廣闊天地成為不少內容創作者的舞臺。新農人賽道上,有人搜羅劇本、專業擺拍,通過打造“賣慘人設”獲取流量,消費廣大網友的善意,繼而制假售假逐利。其中典型案例是四川涼山公安偵破的案:賣慘網紅主播擺拍貧困假象,雇傭“網絡水軍”漲粉引流,借流量銷售假冒農副產品。
相比之下,李福貴宛如一股清流,她用瘦小的身板扛起生活的重擔,用樂觀的態度發掘身邊的美好。苦難是一種人生經歷,而不是財富,既不值得被贊美,更不應該被消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更容易打動人、鼓舞人。
熱愛生活的李福貴。(資料圖)圖源:頂端新聞
不販賣情懷。西葫蘆5毛一斤,涼粉兩塊錢半盆……幾乎不賺錢的買賣,李福貴做得有滋有味、樂此不疲。幫獨居老人曬麥子,替耳背的大爺給兒女打電話,順手修好老人怎么也按不亮的手機屏幕……李福貴每天穿梭于各個村莊,小貨車上裝載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承載著全村老人的牽掛,展現著溫情滿滿的煙火生活。
從李子柒到李福貴,她們的走紅不是因為精巧的鏡頭、唯美的畫面,而是因為娓娓道來的鄉村故事中蒸騰著迷人的煙火氣。無需高談闊論,不必情緒激昂,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就像李福貴說的“人生應無所畏懼,活得熱烈多彩,哪怕身居溝壑,也應仰望滿天繁星。”
相比之下,有些草根網紅的翻車可謂慘烈——被央視點名批評的視頻博主“牛愛芳的小春花”,通過發布農村生活視頻、販賣助農情懷爆火,后來卻被人發現農民身份是假的,其實住著豪宅開著豪車,視頻里出現的“父親”是找人扮演的,農村的房子也是租來拍視頻用的……
李福貴在村里賣貨。圖源:視頻截圖
不辜負信任。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李福貴鏡頭中的河南鄉村,民風樸實、敦親睦鄰,勾起了無數人思鄉之情。李福貴走紅之后,有人想通過她的鏡頭了解家鄉的狀況,有人想托她幫忙看看家鄉的親人,更多的人向她表示感謝。李福貴都一一記在心上,她表示“粉絲們覺得我特別努力,被我感染到。其實,他們也給了我很多信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努力生活。”
看到李福貴與網友之間的互動,很容易讓人想起東北雨姐。曾幾何時,東北雨姐作為網友口中“戰狼版李子柒”,在網絡上圈粉無數。然而,隨著東北雨姐連續翻車,網友才吃驚地發現,所謂土味也好,豪放也罷,都不過是出于劇情需要設計的腳本。
信任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無需贅言。對于各路網紅主播來說,理應愛惜自己的羽毛,唯有以真心表誠心,才能紅得健康而持久,避免“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網紅定律。
視頻來源@李福貴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羅曼·羅蘭描述得更加直白: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人生而平凡,但總有一些平凡的人和事令人刮目相看。
最近一段時間,有兩個河南老鄉備受關注:一個是走村串戶賣菜的李福貴,另一個是愛讀書的工地大哥劉詩利。他們的人生經歷雖然不同,但都心有所持,默默積蓄著仰望星空的力量。通過他們的走紅,不僅讓人看到了向上向善的網絡力量,而且讓人看到無數平凡而不平庸的人在中原大地拔節生長。
小人物展現大時代,正能量匯聚大流量,這是“李福貴”們真正的“福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