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會不會出"YU7"我屬實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G7上市以后,網友們已經將“紅米YU7”這個名字焊死在小鵬G7上了。
小鵬
那些要排到2027年才能提到車了的小米YU7準車主們,要是實在不想等那么久,聽我一句勸,去試試這臺“紅米YU7”——小鵬G7。
官宣預售23.58萬,最終19.58萬起售
預期管理這件事,這回小鵬玩得很溜。G7預售23萬的價格,結果最終上市卻變成了19.58萬起售,直降4萬哦大哥。誰來都得喊一句:請將性價比打在公屏上。關鍵是,小鵬G7壓根不存在高低配的落差,唯二區別三個配置的就兩大重點:電池容量(續航里程)、圖靈AI芯片,僅此而已。
也難怪G6車子有滿滿的背刺感,畢竟G7車子大一號、配置高一截、智駕能力再進階,換誰也心里不平衡。但換個角度重新去看YU7、小鵬G7這三款車、Model Y(參數丨圖片),其實各自面對的人群差異非常大,假如這三款車都是你的備選車型,下面的內容值得你仔細看看。
三電:續航是最貴的配置
即使鋰電池成本已經比幾年前下探了不少,但依然是新能源車Bom成本的大頭。而電池容量又跟車子的續航里程息息相關,所以雷布斯的“續航是最貴的配置”這話可真沒說錯。
但其實這話還蘊含著更深層的信息:要想將續航做好,光堆電池容量還不夠,得把車子的設計(風阻系數)、三電、熱管理都納入考慮。
點擊圖片可查看完整電子表格
毫無疑問,小米YU7坐擁最長的續航、最強動力的電機、容量最高的電池,還有著三車中最大的尺寸,屬于三車中贏麻的類型。而最便宜的小鵬G7,也不會讓用車體驗有所縮水,比如5C的快充速度、800V電壓平臺都屬于全車標配的范圍,而218kW的后置單電機也僅僅比小米YU7/Model Y慢一丟丟而已,放在日常使用中其實影響并不大(但也有痛點,下文細說)。
只能說,G7選用了中創新航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后,在控制成本方面幫助確實不少。寧王的電池采購價之高,懂的都懂。
相比之下,Model Y確實屬于花了更多的錢,但體驗又不見得有水漲船高的選手。雖然特斯拉在電控和BMS系統的技術積累,讓Model Y煥新版僅用62.5kWh的電池,也能跑出接近600km的續航,電耗控制確實牛掰。可充電速度已經追不上YU7和G7,官方的V3超充不光充電費比第三方充電樁貴一截,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也做不到250kW的峰值充電功率,Model Y車主們請把你們的充電功率寫在評論區,大家比一比。
當然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在哪都通用。如果你是在意操控感受的用戶,那動力方面并非G7的強項,論功率和扭矩,G7是三車中最弱的選手。而且全系標配235/60 R18的輪胎尺寸,看著就知道跟運動毫不沾邊,純純的舒適取向輪胎。
如果你不缺那6000元的話,我建議你選裝20寸的運動輪圈,以及升級到255/45 R20+米其林Pilot Sport EV輪胎的搭配,換來更好的抓地力,但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的是,日后換胎的成本也會水漲船高(1400元/條),且輪胎寬度增加以后,續航也會打一點折扣。一句話總結:要想操控樂趣,首選YU7和Modle Y就對了
智能化裝備:堆料狂魔pk算力怪獸
在智能化裝備和體驗的競技場上,Model Y 似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雖然FSD終于在國內開放,但其高昂的選裝價格,足以讓大多數用戶望而卻步,繼續使用基礎的AP功能。并非FSD不夠先進,而是國內新勢力迭代的速度實在太快,沒給FSD留下太多“進化”的時間窗口。
智能座艙方面,Model Y 作為“去實體按鍵”的先行者值得肯定,但真正將智能座艙體驗推向新高度的,還是本土新勢力品牌。
點擊圖片可查看完整電子表格
其中,小米YU7 堪稱“硬件堆料狂魔”。它不滿足于常規儀表,直接配備了1.1米長的超寬“天際屏”。面對用戶對純視覺智駕的疑慮,YU7的策略是“硬件拉滿”:全系標配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及11顆高清攝像頭,并搭載算力高達700TOPS的NVIDIA Thor芯片。這種“你可以不用,但我必須給足”的理工思維,確實提供了十足的安全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多數車型還在采用車規級的高通驍龍8295P座艙芯片時,YU7率先將移動端旗艦芯片驍龍8 Gen3裝車,在性能上搶占了先機。
玩高算力的狠角色當然還有小鵬G7!不過這位的思路不太一樣,屬于“精算流”。它的王炸是3顆圖靈AI芯片組成的超強智駕大腦,算力總和直接飆到2200TOPS!(劃重點!這可是目前量產車里頂級的算力怪獸!有高校科研項目提建議,買G7來當AI電腦用)。可惜,這“圖靈三件套”是頂配專屬,想體驗這算力洪流,得加錢上頂配,而且車子買回來以后還不是最強的智駕版本——VLA+VLM大模型得等到9月以后才推送上車。
和YU7的“我全都要”不同,G7在感知硬件上走的是極簡風——純視覺路線,果斷舍棄了激光雷達。別小看這“看似省錢”路線!看看小鵬X9、G6的實際表現,人家這套純視覺的XNGP智駕,穩居第一梯隊,效果杠杠滴!證明了一點:算力夠強+算法夠牛,純視覺也能玩得轉!
空間和舒適性配置:誰更懂你的腰和腿?
論塊頭,小米YU7絕對是三車里的“大哥”。BUT!如果你沖著“大=能裝”去看它,可能會有點小落差——它的后備廂,居然比小鵬G7和Model Y還小一丟丟!為啥?顏值即正義啊!YU7為了那超帥的轎跑SUV身段,選擇了更長的L113(前輪中心點到駕駛員腳掌基準點)),這多少犧牲了點“肚量”。
這就好比一件服帖的西裝,口袋只是裝飾品一個道理。要是把西裝的口袋裝得鼓鼓脹脹的,服帖感就沒了。好在YU7的舒適性裝備拉滿:后排座椅能大角度電動調節,前排甚至有“零重力模式”,坐進去就像被云朵包裹。底盤調校更是小米強項,過個減速帶,感覺像碾過一塊軟糯Q彈的年糕,舒服!
點擊圖片可查看完整電子表格
不過,如果你對后排大長腿空間和后備廂裝行李的能力要求很高,那小鵬G7和特斯拉Model Y才是真·實力派!先看Model Y,別看它尺寸最緊湊,實際上人家是“偷空間大師”!這次后排坐墊悄悄加長了15mm,大腿終于有地兒放了!底盤也優化了,老款“顛哭后排”的毛病大大改善,現在坐起來舒坦多了。屬于那種“閉眼買不出錯”的穩妥選擇,二手還保值,純電SUV入門優選——除了新車價格貴了點兒。
至于小鵬G7才是真正的“空間魔術師”兼“腰腿關懷大使”!別看車長不是最長,但得益于更短的L113設計,“得房率高達88%”真不是吹牛,乘員艙感覺格外寬敞!更重要的是,它懂你每一寸腰腿的感受:全新一代“云感”舒適座椅,前后排統統安排上加熱、通風、按摩!帶娃出門?
后排那個折疊小桌板簡直是“帶娃神器”,奶瓶零食平板通通有地兒放,車廂空間利用率瞬間飆升。顯然G7就是那個全心全意為家庭服務的暖男。
用一句話來總結三臺車:
小米YU7:顏值控 & 裝備黨首選! 要最美姿態、最炫大屏、最全舒適配置(零重力座椅香!)和高級底盤質感?選它!后備廂小點?帥就完事了!適合追求個性、對極致裝載需求不高的年輕玩家。
小鵬G7:顧家暖男 & 空間舒適之王! 要最大最實用的空間?要全家老小坐得舒舒服服(按摩通風通通有)?要帶娃神器(磁吸小桌板太貼心)?選它準沒錯!把家庭出行的舒適性和便利性直接拉滿。
特斯拉Model Y:穩妥實用派 & 保值之選! 空間利用高效,品牌認知度高,煥新版舒適性提升明顯,二手市場表現堅挺。適合追求穩妥、看重品牌和保值率,初次嘗試純電SUV的用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