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鐘,能干些什么?
可能來不及泡一杯咖啡
刷完一集短視頻
但卻能挽回一條鮮活的生命
寶貴的240秒
是心臟驟停的黃金搶救時間
據了解,心臟驟停發生后,盡早開始心肺復蘇和使用AED,是最有效的搶救方法。如能在1分鐘內實施心肺復蘇,并在3-5分鐘內進行AED電擊除顫,可使其存活率達到50%~70%。
7月4日下午,橋頭鎮團委、衛生健康局、房地產管理所、橋頭醫院、蓮城社區、東莞市“4分鐘社會救援圈”項目執行方悟空智聯醫療在凱達華庭小區聯合舉辦共建“4分鐘社會救援圈”演習活動。
本次演習以模擬一位市民突發心臟驟停的緊急事件為背景,完整還原了從“呼救”到“調度”再到“救援”的全鏈條應急響應過程。
演習現場,報警人在發現“患者”倒地后,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 120調度員接到電話后,立即開展地址確認、病情評估等關鍵工作,并迅速向周邊的急救志愿者發送救助信息。志愿者在接到通知后,以最快速度攜帶AED抵達現場,立即展開專業的心肺復蘇與除顫操作。不久,120救護車也趕至現場,此時“患者”已成功恢復心跳,標志著演習圓滿完成了全流程閉環,達到了預期效果。
此次演習活動旨在推動急救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連接,進一步提升公眾的急救技能和意識,在全社會營造“敢救、想救、能救、會救”的良好氛圍,為市民生命安全增添堅實保障。接下來,橋頭鎮將以此次演習為契機,全面優化急救響應流程,提升公眾急救能力,讓“黃金4分鐘”急救理念深入城市每個角落,為市民生命安全筑起堅實屏障。
截至目前,橋頭鎮已部署AED設備89臺。近兩年來,橋頭鎮開展急救知識培訓活動超80場次,覆蓋到社區、小區、單位以及學校,普及人次約4000人次。自啟動共建“4分鐘社會救援圈“項目以來,共開展急救培訓5場次,累計培訓急救志愿者170人。
什么是AED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器的英文縮寫,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醫護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搏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是公認的院外心搏驟停唯一急救設備,被譽為心搏驟停患者的“救命神器”。
當患者發生心搏驟停時,在最佳的搶救時間“黃金4分鐘”內,對患者實施心肺復蘇術(CPR)配合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進行電除顫,讓患者恢復正常心率,從而極大限度地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害的目的。
AED怎么用?
圖文:邵錦烺
編輯:香雅怡
編審:鄧佩珊
出品:橋頭鎮融媒體中心
新聞回顧
01
? ? ? ? ? ? ? ? ? ? ? ?
02
? ? ? ? ? ? ? ?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