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今日閔行”報道了,微信發出后,記者收到了一位朋友的消息。
原來那位危急時刻伸出援手的醫生是家住莘莊的李輝,他也是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醫務科科長,一名曾在臨床工作過的中醫科醫生。目前,患者胡先生已轉危為安,但李輝回想起那個中午,每個跟死神賽跑的細節仍歷歷在目。
6月29日10時50分許,李輝帶著15歲的女兒來到顧戴路上的一家羽毛球館,準備上羽毛球課。“我看到館內斜對角的墻邊上有個人躺在地上,一開始以為是打球受傷,女兒去上課之后,我就過去看看。”李輝回憶說,“走到跟前,發現情況不對,當時患者已昏迷,有個人正在給他做胸外按壓。”
“我是醫生,我來!”李輝趕緊上前,簡單了解一下發病,檢查發現心跳呼吸驟停,高度懷疑心源性休克,立即開展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同時側臉抬頜,保持呼吸道通暢,間歇性拍背,期間患者嘔出不少剛剛喝的飲料液體。
10分鐘后,120趕到,李輝協助急救醫生做了現場除顫等,直到將其送上急救車。“上救護車時,患者已經有了自主呼吸,除顫后心律復律。”
李輝(左)
“這個患者是典型的心源性休克,還是比較兇險的,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做心肺復蘇,死亡率很高,心肺復蘇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情況,還是需要一些臨床經驗的。”說起院前急救,李輝坦言,當時沒想那么多,只是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
得知患者情況穩定,李輝很是欣慰。“大腦皮層缺氧超過4—6分鐘,就會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傷。所以,及時規范的心肺復蘇、120急救快速到場、醫院高水平的救治整個環節讓這個患者存活了下來,本身這就是對醫務工作者最好的獎勵。”
當李輝跟女兒講起事件的全過程,女兒豎起大拇指:“爸爸好厲害!”"他說,這也是他最大的收獲,“觸不及防”在女兒面前展現了一名醫生的社會責任。“我想,這也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記者:陳美玲
初審:陳怡婷
復審:方雨斌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