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伊朗與以色列激烈交鋒的12天戰爭逐漸揭開了它真實的面貌。表面上看,以色列聯合美國發動了雷霆萬鈞的空襲,打掉了伊朗的核設施,摧毀了大量導彈陣地和防空系統,仿佛贏得了一場干凈利落的勝利。
西方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宣稱“伊朗遭遇重創”“以色列取得壓倒性勝利”。但隨著更多細節和數據的曝光,這種“勝利敘事”正在迅速崩塌。
衛星圖像、泄露文件、黑客數據、輿論調查、戰場實錄,一份份資料堆積如山,拼湊出一個與西方版本截然不同的真相。這場沖突的真正贏家,或許并不是掌握話語權的以色列,而是那位在戰火中屹立不倒的老對手——伊朗。
戰爭爆發之初,以色列出動大量戰機、導彈,聯手美軍對伊朗境內多個目標發動精準打擊。據以方公布,在首輪空襲中摧毀伊朗大半彈道導彈發射器、幾乎全部防空系統,并斬首20多名高級將領與科學家。
美軍方面也宣稱出動了7架B-2“幽靈”轟炸機,使用了重達3萬磅的鉆地彈,目標直指伊朗深藏地下的核設施。
以色列官方隨后宣布己方僅有28人陣亡,傷亡極小,戰果輝煌。美國媒體緊隨其后,反復渲染“伊朗核能力被徹底摧毀”的論調。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平臺高調慶祝“世界更安全了”。
伊朗方面則顯得異常低調。僅對外公布本國死亡人數為900余人,并表示不會對美國進行報復。伊朗外交官在接受采訪時淡然回應:“我們將繼續提煉濃縮鈾的工作。”
就在這場“輿論大捷”正如火如荼時,一份驚人的文件打斷了慶祝的節奏。伊朗黑客組織公布了一份來自以色列軍方的內部戰損清單,文件顯示,以色列在短短12天內死亡高達1228人,其中包括803名軍人和安全官員,11名科學家,6名高級將領,27名海軍軍官,以及198名空軍軍官。
摩薩德也未能幸免,共有32名情報特工在德黑蘭或中東其他地區失聯,被認為已陣亡。這份名單的真實性被多家獨立機構交叉驗證,英國《每日電訊報》和俄勒岡州立大學更是通過衛星圖像確認,以色列境內有5處軍事設施遭到伊朗導彈直接命中。
這些被擊中的目標包括空軍基地、后勤中心、情報機構和導彈試驗場。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內蓋夫的瓦蒂姆空軍基地——這是以色列F-35I和F-15I戰斗機的核心部署地,被伊朗6枚導彈擊中后,多個重要機庫與跑道被毀,大批飛行員被迫轉移至臨時避難點。
更為關鍵的是,內蓋夫核研究中心與海法導彈實驗室遭遇毀滅性打擊,11名科學家當場身亡,其中3人是“杰里科-4”洲際導彈項目的核心研發人員。
以色列“鐵穹”系統的研發團隊也遭受重創,核心工程師在空襲中全部陣亡,這意味著以色列未來在防空系統上的升級維護將面臨巨大難題。
這些損失不僅是人員上的空缺,更是技術和戰略能力上的斷層。以色列之所以能在中東屹立不倒,除了背靠美國的庇護,最重要的支柱就是其精干的核與導彈科技體系。如今這一支柱被撼動,等同于削弱了以色列未來十年的戰略威懾能力。
以色列在戰后一直拒絕回應相關問題,面對英媒采訪請求,軍方僅表示“拒絕置評”。國內媒體受限于軍事檢查法,無法報道戰損信息。
以色列政府選擇沉默,正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真相揭開,民眾憤怒將直接指向總理內塔尼亞胡。
根據《以色列時報》調查,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指數在戰后暴跌,超六成受訪者質疑官方公布的戰果真實性。不少死者家屬甚至在社交平臺發帖控訴政府隱瞞親人死亡消息。有消息稱,內塔尼亞胡已在內部會議上遭遇強烈反對,部分軍方高層要求“徹查戰損真相”。
這場戰爭的另一方——伊朗,則在沉默中穩住了國內局勢。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阿舒拉節上公開亮相,并未發表演講,而是命宗教誦唱家吟誦愛國詩歌,這一舉動被伊朗媒體稱為“無聲勝有聲”。伊朗前外長扎里夫表示,這次戰爭雖短,但打出了伊朗的尊嚴與底線。
伊朗官方宣布,在12天內共向以色列發射591枚彈道導彈和大量“沙希德-136”無人機。以色列原本聲稱攔截率高達84%,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
以色列記者通過對網絡視頻、社交平臺與衛星圖像進行匯總后發現,至少90處目標被伊朗導彈擊中,遠遠超出28枚導彈“突破率”的說法。
英媒披露的衛星圖像顯示,以色列北部、中部、南部都有戰略設施被命中,包括一個摩薩德情報機構和一個大型空軍基地。俄媒更是援引研究機構分析稱,以色列的防空彈藥早已告急,面對伊朗“飽和攻擊”與高超音速導彈,攔截率幾乎為零。
在敘利亞戰場上,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也未能奏效。西方頻頻干涉敘利亞事務,試圖削弱伊朗影響力,結果卻事與愿違。伊朗不僅守住了在敘利亞的戰略支點,還進一步鞏固了與阿薩德政權的軍事合作。戰后,伊朗在敘擴建防空陣地、加強邊境控制,顯示出更強的戰略布局能力。
美國方面雖然全程協助以色列發動空襲,但也面臨了尷尬局面。據美軍內部評估,B-2轟炸機投下的鉆地彈未能摧毀伊朗的離心機設施。伊朗400磅高純度濃縮鈾在空襲前被神秘轉移,現場未發現任何放射性物質。有軍方人士無奈表示:“這次行動沒能終結伊朗核計劃。”
特朗普及其幕僚在記者會上大發雷霆,痛罵媒體“叛國”,指責他們破壞國家形象。但面對越來越多的證據,連美國情報機構也不得不承認:伊朗核活動并未中斷,相關設施仍具備復工能力。
中東的地緣格局正悄然生變。西方原本以為可以通過一次軍事打擊讓伊朗就范,結果卻是伊朗打出了士氣、守住了陣地、扳回了戰略主動權。以色列則在自詡的“勝利”中元氣大傷,真相如潮水般沖破審查,令其陷入信任危機。
對中國而言,這場沖突釋放出重要信號。一方面,西方國家對外戰略的虛偽與雙標被廣泛認清,另一方面,地區國家正在覺醒,越來越多的中東國家呼吁和平、反對干涉。中國長期主張的“通過對話解決爭端、尊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理念,正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
戰火可以暫時掩蓋真相,但永遠掩蓋不了民意與歷史的聲音。西方精心編織的“勝利神話”終究被現實擊碎,而伊朗這次沉穩而有力的反擊,也許才是真正改變中東格局的關鍵一戰。
信息來源:
[1]英媒曝光以色列戰損內情:境內5個軍事設施遭到伊朗6枚導彈襲擊 財聯社
[2]以色列找上中國,想要斷了伊朗后路?中方霸氣表態,信號強烈 速看前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