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交通版圖中,杭金衢高速公路如一條經濟動脈貫穿東西。新嶺隧道作為這條動脈上的關鍵節點,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不斷升級的硬件設施,成為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曾經,新嶺隧道是司機們口中的“堵王”路段。這座位于杭金衢高速杭紹段、諸永高速紹興段、杭州繞城西復線杭州段交匯處的重要通道,最初設計車流量為雙向2.5萬輛次/日。然而到2013年,隧道日均雙向流量已飆升至5萬輛次,節假日高峰期更是突破雙向8萬輛次。每逢節假日,隧道口常常排起數公里長的車隊,通行時間大幅延長。
為打破這一交通瓶頸,浙江省交通集團于2013年啟動改擴建工程。面對征遷遺留問題復雜、技術管控難度大以及“邊通車、邊施工”的壓力大,工程建設者們攻堅克難,于2015年底完成改造。改造后的新嶺隧道成為國內首個雙向四洞十車道的現代化隧道,設計行車速度達100公里/小時。如今,隧道日均雙向車流量已超過9萬輛次,節假日平均雙向流量達15萬輛次,依然保持順暢通行。
新嶺隧道成為國內首個雙向四洞十車道隧道。蔣才攝
大幅提升的通行能力讓物流運輸更加高效便捷。以往因擁堵導致的運輸時長增加、物流成本上升等問題得以解決。寬敞順暢的隧道路段讓貨車通行無阻,不僅提高了周邊企業的運營效率,還吸引更多物流企業沿線布局,形成完善的物流產業鏈,區域物流輻射能力顯著增強。
便利的通行環境也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古韻文化之旅”將紹興魯迅故里、沈園、大禹陵與諸暨西施故里等文化景點串聯起來;“山水生態之旅”把諸暨五泄風景區、紹興吼山風景區等自然景觀連接起來。2025年“五一”期間,新嶺隧道日均雙向流量超過16萬輛次,單日最高雙向流量近18萬輛次。游客的涌入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產業繁榮。2025年第一季度,諸暨市累計接待游客404.1萬人次,同比增長9.53%。
在綠色發展方面,新嶺隧道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有效降低用電成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此外,浙江省首個數字孿生隧道試點項目在此落地,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了隧道安全管控能力和通行效率,為智慧交通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如今,新嶺隧道已成為展示浙江交通發展成果和區域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以高效的通行能力、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創新的發展理念,持續為周邊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杭金衢高速沿線地區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周敬皓、鄭宇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