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九三大閱兵,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了,今年的閱兵式上會出現哪些裝備。也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
這二十多年來,解放軍的武器裝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早啊,還得用進口的俄制裝備,來充當骨干,后來,演化到俄制裝備和國產裝備齊頭并進,現在呢,國產裝備已經是絕對的主力了,在一線裝備中,進口武器已經越來越少,但少歸少,卻并不是零。
那么,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解放軍還有哪些進口裝備,分別承擔著怎樣的戰術使命,它們還能用多久呢?軍武菌今天就來一一盤點一下。
首先是陸軍,陸軍的絕大多數主戰裝備,其實都已經實現了全國產化。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包括八十年代,中國對蘇/俄裝備的引進,主要是分系統而不是成品。
▲ZBD04A步兵戰車
比如步兵戰車,咱們就沒看得上BMP-3,最后只要了它的炮塔系統,自行迫榴炮,咱們也沒看上它的2S9,最后是要了列寧格勒工學院的另一套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自行開發了PLL05自行迫榴炮。
▲PHL03火箭炮
大口徑重炮,咱們沒有看中俄羅斯給的2S19,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只是借鑒了它的自動裝彈機,發展出了自己的PLZ05A,甚至連BM-30龍卷風火箭炮,咱們也沒有大批量購買成品,只是做了一些借鑒,最后搞出來了自己的300毫米遠火。
▲道爾M1防空導彈
但是呢,例外還是有的,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道爾M1型野戰防空系統,是師/旅一級的野戰防空主力,它就是直接從俄羅斯買的成品,而且足足買了二十多套,不僅買了單車,配套的營、連射擊指揮系統,都買了,以便于把這套系統,接入自己的防空雷達網。
除了道爾M1,咱們們還買了一些比較奇特的東西,比如俄制的無線電干擾車,裝備給了陸軍的電子對抗分隊,據稱可以有效地干擾無線電近炸引信的信號,可以讓一些使用這類引信的精確制導武器,失去作用,當然這效果,其實也都是見仁見智了。
此外,還買了一些俄制的精確制導彈藥,比如紅土地152毫米激光制導炮彈,不過這些都是小件,就不用提了。
▲PGZ09自行高炮
80年代末,解放軍還從瑞士引進了一種先進高射炮,也就是厄利孔GDF35毫米高射炮。不夸張的說,這種高炮直接讓解放軍的高炮技術提升了起碼30年。后來在這種火炮的基礎上,我們研制了著名的PGZ09自行高射炮,據說一輛09高的造價就能買兩輛99A坦克!
▲米-171SH直升機
如果要問,什么俄制裝備,在中國陸軍中裝備規模最大,在可預見的未來,估計還不會被替代的,那毫無疑問,就是米-17系列直升機了,對于中國陸軍來說,這一系列直升機,簡直就像老黃牛一樣,型號很多,數量巨大,比如米-17,米-171,米-17V5,米-17V7,還有衍生出來的很多種改進型號,比如電子干擾機,比如空中指揮機,搜救機,突擊直升機等等,由于這型飛機可靠性太好,使用成本非常低,很好用。
咱們啊,甚至一度試圖從俄羅斯購買生產線,自己造,但是萬萬沒想到,自己造的米-171,居然比從俄羅斯進口的還要貴,因為米里的生產線已經運轉了很多很多年了,造了上萬架直升機,成本已經被攤得很薄了,咱們上手,反而一點價格優勢都沒有了,還不如直接進口呢。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米-171大概率就是中國陸航中,還能堅持的,為數不多的進口裝備了。
▲“小羚羊”直升機
最后,目前解放軍陸軍還保留了一些上世紀80年代引進的西方直升機,例如著名的“黑鷹”直升機,以及法國的“小羚羊”輕型武裝直升機。這些直升機雖然很老舊,但性能的確非常好,至今仍然還能發揮余熱。如果算上引進生產線的型號,那還要加上龐大的直-8、直-9家族,至今仍然是解放軍的主力直升機。
說完陸軍,咱們來看海軍,海軍的俄制裝備,為數不少,而且一度要擔綱主力,首先就是遼寧艦,蘇聯建造,我們拿回來重新續建,最終成為001型航空母艦。
▲遼寧艦
然后,就是4艘北方造船廠建造的956E/EM型驅逐艦了,它們以強大的3M80E型,也就是“日炙”反艦導彈而著稱,在90年代一度被稱為中國海軍中的“航母殺手”,現在依然在服役。
▲寧波艦
另外,還要加上一艘從烏克蘭購買的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在遼寧艦服役之前,這艘37000噸的巨型補給艦就是解放軍最大的軍艦。
▲青海湖艦
進入21世紀后,我們還從烏克蘭引進了著名的“歐洲野牛”級氣墊船,不僅買了2艘成品,還引進了全套的生產技術,在中國建造了4艘。在將來,這種大型氣墊登陸艇肯定會在實戰中起到重要作用。
▲歐洲野牛
水下的潛艇,我們購買的俄制裝備就更多了,先買了2艘877EKM型,也就是“基洛”級常規潛艇,然后又一口氣買了10艘改進型636M型,在那個只有035和039G的時代,636系列潛艇,就是中國海軍中,戰斗力最強的常規潛艇了,甚至到039A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之后,它性能也只能剛剛和636M拉平。
▲基洛級潛艇
另外,海軍航空兵裝備的直升機,也有不少是從俄羅斯原裝進口的,比如經典的卡-27、卡-28、卡-31直升機,至今仍然還在使用。
▲卡-28直升機
除了這種成品,中國海軍從俄羅斯購買的分系統和武備也不少,而且很多分系統,是帶動了國內同類裝備發展的,比如反艦導彈,咱們就購買了3M80這種整體沖壓發動機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并在它的基礎上,發展出了YJ-12。在進口636M型潛艇的同時,還購買了一些3M54E型,也就是“口徑”反艦導彈,然后發展出了自己的YJ-18。
▲YJ-18導彈
防空導彈上,我們不僅買了9M317和S-300F,也就是“施基利”和“里夫”,這兩種中程,遠程區域防空導彈,還購買了配套的頂板警戒雷達,前罩火控雷達,墓碑火控雷達等,其中S-300F,裝在了2艘051C上,9M317裝在了2艘052B上,頂板雷達,前罩雷達,它們的仿制改進型,裝在了054A上。
▲052B驅逐艦
艦載武器方面,我們還購買了AK176型76毫米艦炮的樣品和技術,通過更換電氣部分等改進措施,研發出了自己的76毫米艦炮,也就是著名的,可靠性極好,據說可以隨便打,怎么打都不會壞的H/PJ26型艦炮,廣泛裝備在054A,056系列,還有071登陸艦上,甚至海警都有裝備,總數接近100門。
▲LR7深潛救生艇
最后,解放軍海軍也有一定數量的西方裝備,例如從英國引進的LR7深潛救生艇、052驅逐艦上的美制LM2500燃氣輪機等等。
目前來看,俄制裝備在中國海軍中,還有非常茂盛的生命力,幾艘956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才會退役,而有俄羅斯血統的裝備,比如YJ12和YJ18等等,甚至能用到2040年。
當然,要說對俄制裝備的依賴,可能誰也比不上中國空軍了,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90年代初期,引進蘇27的計劃,就不會有現在枝繁葉茂的殲-11,殲16家族,中國空軍可能在四代機階段,就只能采用非常湊合的,殲10和殲8F的搭配。
▲蘇-27SK
從俄羅斯進口的那76架蘇27,和許可證生產的100多架殲11,某種意義上來說,打開了中國空軍四代機的大門,而隨后而來的100架蘇30,打開了中國空軍對地精確打擊,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打超視距空戰的大門。這176架俄制戰機,對中國空軍的重大意義,怎么說都不為過。
▲蘇-30MKK
當然,在2010年之后,我們又買了24架蘇35SK,這樣呢,從俄羅斯進口的戰機,整機數量正好就是200架,只不過這些蘇35SK,只能算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了。
▲蘇-35SK
除了這200架戰斗機,我們還從俄羅斯購買了幾十架伊爾76運輸機,還有一些伊爾78M加油機。在運20沒有成熟之前,它們就是中國空軍戰略運輸的中堅力量,其中一些伊爾76,由于機況比較好,被挑出來作為預警機的平臺,發揮了更更重要的作用。
▲伊爾-76
此外,從俄羅斯引進的航空方面的分系統,就更多了,比如數百臺AL31FN系列發動機,構成了殲-10的動力,大批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成為了中國空軍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最初10年,應對臺海局勢的底氣。
還有,比如空中加油吊艙這種小件,甚至到現在,我們還在依賴于從俄羅斯的進口。除了航空武器,別忘了我們從俄羅斯購買的地空導彈,就更多了,那幾十個營的S-300和S-400,型號涵蓋了S-300PMU到S-300PMU2,再到最先進型號S-400,配套的導彈,從最早的5V55R,到最先進的9M96和40N6,都有。
▲S-300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的地空導彈,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俄羅斯的產品撐起來的,它們有些到現在都還在擔當主力,而且可能會一直用到2030年以后。總之,進口的裝備,尤其是俄制裝備,在解放軍的發展歷史上,起到了十分獨特的作用,甚至成了主力。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俄制裝備的地位是在緩緩下降的,有一些裝備已經退出主戰序列,被封存或者已經退役,但是不管怎么說,這就是咱們的歷史。而且,還有一些進口裝備,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會接著用,可能會一直用到2040年之后,才慢慢地淡出我們的視野。
到時候,它們就會成為新一代軍迷眼中,古老的回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