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山東艦進入到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5天的活動,整個過程引起了不少關注。
為了更好的安排活動,香港警察提前規劃出一些“禁區”。
只是沒有想到,在山東艦剛剛到香港當晚,就出現了無人機偷拍事件,好在人已經被捕,警方抓捕的人會是間諜嗎?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山東艦抵港
2025年7月3日,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維多利亞港上演了一場讓全香港熱血沸騰的大戲。
我國首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山東艦,率領055型萬噸大驅延安艦、052D型“中華神盾”湛江艦、054A型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編隊,浩浩蕩蕩駛入港灣。
作為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它 2019 年服役以來就肩負著特殊使命。
不同于遼寧艦的改造出身,山東艦從鋼板焊接到艦載機調度,全流程實現了國產化突破。
艦上 3000 多個艙室、20 層樓高的艦島,堪稱移動的海上堡壘。
此次訪港正值香港回歸 28 周年,山東艦的到來引發了全城轟動。
開放參觀首日,就有近兩萬名市民冒著酷暑排隊登艦。
80 歲的香港老人在甲板上哽咽著說:“以前受人欺負,現在國家強大了,我們終于能挺直腰桿!”
霍啟剛夫婦到訪時,郭晶晶親自體驗了槍械操作,直言 “近距離接觸國之重器,自豪感油然而生”。
甲板上,700名官兵身著潔白軍裝整齊列隊,排出“國安家好”四個大字。
在夕陽余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岸上民眾歡呼聲此起彼伏,場面壯觀至極。
正如艦長鄭子謙所說:“軍強才能國安,我們有能力護衛海疆安寧。”
無人機竊密
誰也沒料到,就在這舉國同慶的時刻,一場無聲的較量正在云端上演。
當晚七點,青衣山頂的觀景臺早已空無一人。
一名身著工裝的男子卻蹲在陰影里,手指在遙控器上快速翻飛。
他頭頂的無人機閃爍著微弱的紅光,正以每秒 5 米的速度向山東艦停泊點逼近。
這架市價超10萬港幣的大疆 Matrice 4 無人機,搭載著 4K 超清鏡頭和熱成像模塊,甚至能捕捉到甲板鉚釘的氧化痕跡。
警方事后通報的細節令人脊背發涼:嫌疑人選址的山頂海拔 300 米,距航母僅 5 公里,視野完全覆蓋維港。
他拍攝的重點不是航母全貌,而是彈射軌道的磨損程度、雷達基座的銹跡分布,甚至艦載機起落架的細微裂痕。
這些看似普通的畫面,在情報專家眼中卻價值連城。
然而,這并不是中國首次遭遇無人機威脅。
2024 年珠海航展上,一名男子用 3D 掃描儀偷拍外貿榴彈炮焊接工藝,被安保人員當場制服。
2021 年軍迷羅某因拍攝新型驅逐艦,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而此次山東艦事件更具專業性 —— 嫌疑人使用的設備不僅能實時傳輸數據,還具備規避雷達的能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類 “山頂蹲點式” 偵察成本極低。
價值數千美元的民用無人機,配合公開的地理信息,就能實施精準測繪。
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空域管理復雜,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但他們低估了中國的反制能力。
從發現無人機到鎖定嫌疑人,警方僅用了五小時,效率比 2024 年海南艦事件提升三倍。
法律紅線
從航展上的掃描儀,到日常可見的無人機,技術設備讓軍事泄密門檻降低,任何“不起眼的細節”,都可能成為國家安全的隱患。
面對如此嚴峻的泄密風險,如何才能及時發現并阻止類似的偷拍行為?香港警方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在警署審訊室里,梁某反復辯解“只是沒搶到票太心急”,試圖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但警方技術團隊正全力恢復無人機數據,重點核查是否存在連接境外VPN、云端同步記錄等情況,這些調查結果將直接決定他面臨何種法律后果。
若僅認定為違規飛行,依據香港《小型無人機令》,他最高將面臨10萬港元罰款及2年監禁。
一旦查實存在涉密信息傳輸行為,根據《香港國安法》第29條“為境外刺探國家秘密罪”,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此前,海南某博主因偷拍軍港調度,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這便是一個深刻的前車之鑒。
如今,間諜活動的形式正在發生變化,我們需要警惕新的威脅。
境外勢力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團隊作案模式,而是通過暗網招募本地人,向其寄送改裝設備,并采用比特幣支付酬勞。
例如2023年,某網紅被偽裝成“科研粉絲”的境外人員贈送衛星傳輸背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淪為了竊密工具。
面對隱蔽性極強的新型竊密手段,全民參與守護國家安全尤為關鍵。
守護國家安全,不僅需要法律的震懾與技術的防控,更需要每一個人的力量。
共護國家安全
面對高科技滲透,中國正構筑立體防御網絡。
山東艦甲板上的 “國安家好” 四個大字,不僅是祝福,更是宣言。
香港回歸 28 年來,從駐港部隊的日常巡邏到航母編隊的開放日,從航天專家訪港到國安法落地,每一次互動都在強化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這種意識的覺醒,在年輕一代中尤為明顯。
15歲的陳同學簽下保密承諾書時激動表示:“課本上說1840年英國艦隊逼清軍投降,今天該他們怕我們的航母了!”
少年們的自豪與自信,彰顯著年輕一代的擔當。
參觀山東艦的學生尚靜鈺說:“以前覺得國家安全很遙遠,現在才知道它就在身邊。”
而香港立法會議員霍啟剛的話更具代表性:“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要讓更多人明白,國安是香港繁榮的根基。”
事實上,國家安全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事。
2023 年香港國安條例的通過,標志著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體系全面升級。
從法律制裁到技術防控,從專業隊伍到全民參與,中國正以 “零容忍” 的態度守護每一寸國土。
正如山東艦官兵在甲板上擺出的造型,“國安” 與 “家好” 從來都是一體兩面。
當山東艦的汽笛聲再次響徹維港時,那個無人機偷拍的插曲早已被拋在腦后。
但它留下的警示卻振聾發聵: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國家安全防線容不得半點松懈。
在看不見的戰線上,境外勢力覬覦這些成果,試圖通過各種手段竊取機密,威脅國家安全。
正因如此,國家安全防線不僅依賴法律和技術,更需要14億公民的積極參與和自覺守護。
從少年到普通市民,每個人都是國家安全的捍衛者。
結語
28 年前,五星紅旗在香江畔升起;28 年后,鋼鐵巨艦在維多利亞港轟鳴。變的是時代的風貌,不變的是守護家國的決心。正如香港市民在留言板上寫下的:“國安家好,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參考文獻:
1.杭州日報:《山東艦抵港當晚,香港一35歲男子涉嫌違規使用無人機航拍被拘,最高或可判罰10萬元及2年監禁》2025-07-05
2.光明網:《山東艦編隊為何選擇在香港向公眾開放?專家解讀》2025-07-04
3.極目新聞:《珠海航展疑現“背包間諜男”,用儀器掃描建模:已帶走調查》2024-1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