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正式宣布接受民間請愿書,暫停佩通坦繼續行使泰國總理職權,自此剛剛穩定了不到一年的泰國政局,再次陷入到了混亂之中。
回顧整起事件的經過,佩通坦的突然倒臺,固然跟長期以來泰國國內外積壓的矛盾脫不開干系,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定是6月18日由洪瑪奈曝光的那段17分鐘錄音。
所以,這不禁讓我們感到好奇,為什么洪瑪奈敢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挑起泰柬沖突呢?
難道,真的只是因為邊境問題嗎?
“意外”沖突
5月28日,泰國和柬埔寨軍隊在兩國邊境的爭議地區發生短暫沖突,雙方交火約10分鐘,最終造成1名柬埔寨士兵死亡,而這也就是泰柬沖突的導火索。
關于泰柬邊境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兩國的矛盾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法國殖民者從柬埔寨撤出,邊境問題隨之而來。
如今,泰柬兩國許多地方在歷史上從未明確劃分歸屬,例如此次沖突發生的柏威夏省就是其中之一。
1962年,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判定位于泰柬邊疆的柏威夏寺為柬埔寨所有,但泰國方面對此決議一直不予承認。
因此,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相關地區的邊境巡防工作,一直由兩國的聯合部隊共同執行,摩擦不可避免。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泰柬兩國的矛盾由來已久,此次沖突的是不是因為柬埔寨方想挑起事端,奪回邊境?
答案顯然并非如此。
不可否認,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泰柬兩國因邊境問題經常會鬧得不愉快,甚至不乏有刀劍相向的時候。
但在這期間,泰柬兩國也有相對的“蜜月期”,而上一次就發生在前總理他信的執政時期。
彼時,泰國前總理通過與柬埔寨前首相達成的一系列邊境問題協議,使得兩國關系迅速升溫,而雙方勢如水火的邊境也由此平靜了下來,直到他信下臺后,繼任的阿披為了贏取民心,對柬埔寨采取強硬態度,這才使得兩國關系又降至冰點。
2024年8月,佩通坦大選獲勝成為泰國新一任總理,作為前總理他信的女兒,其執政路線被外界普遍認為將會繼承他信的舊志。
所以,相對來說,佩通坦理應和父親他信一樣,是對柬埔寨較為友好的泰國領導人,她在面對兩國邊境相關的問題,態度也比較溫和。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泰柬兩國基本上是不可能會在邊境產生沖突的。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摩擦事情發生后,佩通坦第一時間便致電了前柬埔寨領導人洪森,不僅親切的稱對方為“叔叔”,請求對方幫助自己解決兩國邊境的摩擦,而且還直言不諱的將引發矛盾的泰國陸軍第二軍區司令本辛稱為“瘋子”和“政府的敵人”。
由此不難看出,佩通坦是不希望將事情擴大的,也沒有想要和柬埔寨在邊疆問題上產生新的沖突。
但世事難料。
伴隨著柬埔寨主動將電話錄音曝光,一切最終還是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了。
精心挑選的“背叛”
為什么洪森要執意挑起泰柬沖突呢?是為了徹底解決邊境問題?
答案顯然并非如此,拋開其他復雜的因素不談,至少在以他信路線為執政意志的佩通坦政府執政時期,泰國是愿意在邊境問題上主動做出一些讓步的。
所以如果洪森真的只是為了解決邊境問題,大可采取其他更加溫和的手段,根本沒有必要鬧到現在這個地步。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對此,來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唐奇芳表示:柬埔寨主動曝光錄音,一定是遇到了其他途徑很難解決的矛盾。
而這些“難以解決的矛盾”,就是洪森精心策劃這起“背叛”的原因。
首先,洪森選擇背叛佩通坦,背刺“他信家族”,最直接的一點原因就是因為利益的沖突。
中國社科院教授許利平指出:對于柬埔寨來說,如果佩通坦下臺,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其在泰柬邊境設立的賭場利益可以得到延續。
據悉,今年1月,佩通坦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推出泰國《綜合娛樂業務法案》,而該法案的其中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推動泰國國內賭場的合法化。
據悉,在過去,泰國國內并不允許公開開設賭場,因此許多泰國賭徒都會選擇跨境賭博,而靠近泰國的柬埔寨就成為了他們的首選之地。
如今,泰柬邊境的賭場,有超過80%的客人都來自于泰國,這些人每年為柬埔寨創造了巨額的經濟收益。
因此,一旦泰國國內將賭場合法化,其必然會讓柬埔寨的生意遭受重創,而這對于本來就缺乏創造經濟效益手段的柬埔寨,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從利益角度出發,洪森和佩通坦翻臉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雖然雙方在過去私交甚篤,但俗話說得好:“親兄弟還得明算賬”,涉及到錢的問題,是不可能一直談感情的。
當然,除了私怨以外,洪森也有對大局觀的考量。
前韓國總統文在寅曾說過:小國不該選邊站,這樣才能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柬埔寨與東方大國長期保持著密切的關系,洪森更是一度被國際社會視為東方大國在湄公河流域最堅定的盟友,這使得其沒少受到西方國家的“批評”。
所以,今天通過與泰國“翻臉”,實際上就是在對外界展示柬埔寨的“外交獨立性”。
而從結果來看也確實如此,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都對柬埔寨在邊境沖突上受到的傷害深表同情,這無疑對改變柬埔寨的國際形象大有益處。
因此,無論是從私欲出發,還是基于柬埔寨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次的“背叛”,都是洪森精心策劃的,針對泰國政府的一擊“殺招”,既穩住了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又削弱了區域對手,成功扭轉國際話語,可謂高明之極!
唯一可惜的是,這一招,恐怕只能用這么一次。
背叛的代價
為什么洪森敢這么直接的挑動泰柬沖突呢?
說白了,就是仗著佩通坦好欺負。
一方面佩通坦本身對外態度就不夠強硬,相較于在邊境問題上與鄰國針鋒相對,她更傾向于致力改善泰國國內經濟民生,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會主動把事情鬧大。
另一方面,佩通坦所代表的的他信家族,一直與泰國國內的軍方存在不和,如若不是泰王從中約束,雙方早就鬧得不可開交了,因此就算最終邊境事態難以收拾,泰國國內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統一的聲音,屆時柬埔寨完全有時間去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援。
所以,基于這兩點考量,洪森才敢下此狠手,才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但是,也正因為洪森這次是劍走偏鋒,給未來可能埋下的隱患同樣不容小覷。
的確,佩通坦政府不夠強硬是真,但洪森不知道有沒有想過:萬一佩通坦被搞下了臺,而泰國未來出現強硬政府,甚至再次發生軍事政變,柬埔寨該如何自處呢?
要知道,泰國民間希望泰國政府對泰柬邊境問題采取強硬措施的聲音同樣不小,甚至有很多人直言泰國應該出兵解決糾紛,而泰國軍隊的實力可不是柬埔寨能夠承受的,一旦這一切發生,洪森該怎么收場?
除此之外,洪森此次曝光錄音,雖然從表面上展現了柬埔寨主權不受人情羈絆,外交政策不受個人情感左右的態度,但是實際上也違背了東盟過去一直強調的“不干涉原則”。
在過去的多年以來,東盟各成員國一直恪守著這項原則,強調私下對話、閉門協商,縱使意見相左,也絕不公開矛盾。
可現在洪森的所作所為,顯然撕碎了這層遮羞布。
未來,東盟其他國家領導人在面對柬埔寨政府的時候,都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與柬埔寨領導人的私下交流,會不會隨時可能變成政治武器呢?
“信任”是消耗品,一點丟失,想要找回就非常困難了。
未來柬埔寨會不會在外交上徹底陷入孤立狀態呢?我們無從得知。
總而言之,憑借著錄音門的背叛,洪森確實暫時在與泰國的交鋒中占據了上風,但誰能真正的笑到最后,依然還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如果佩通坦能夠熬過此劫,或許很大概率將改變對外態度,展示出強硬的一面,那么試問還有什么是比“揍”一頓柬埔寨更好的選擇呢?
所以,現在佩通坦被停職,不是此次泰柬沖突的結束,而是開始,未來的兩國必然將陷入到更加激烈的對抗之中。
參考資料:
文少卿:洪森想用這招證明柬埔寨“外交獨立”,但后果呢?——觀察者網
錄音事件,佩通坦的潘多拉魔盒——北京日報
泰柬邊界為何沖——世界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