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晚10時40分,在結束一天的演習后,日本軍隊聲稱聽到了槍聲,并說有一位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
當時,國民革命軍的第二十九軍負責駐守宛平城。面對日軍的無理要求,守軍斷然拒絕。于是,日軍趁著夜色強攻宛平城,拉開了全面抗戰的序幕。
前一年,也就是1936年12月,經過西安事變后,蔣介石已經答應停止內戰、全面抗日。那么,在收到日軍進攻宛平城的消息后,他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呢?
國民黨的反應
7月7日當天,蔣介石正在江西省的九江廬山,與社會領袖舉行所謂的國是談話會。8日,他收到消息后,發出電令,要求軍隊固守宛平城,不能撤退。同時,他調集部隊開往石家莊、保定一帶增援。
9日,蔣介石向冀察當局委員長宋哲元發電說:“守土應具必死決戰之決心,與積極準備之精神應付;至談判,尤須防其奸狡之慣技,務期不喪絲毫主權為原則,吾兄忠貞亮節,中所素念,此后尚希共為國家民族前途互勉。”
10日,蔣介石向全國發布“秘密動員令”,要求各地方、各部隊做足準備,以防萬一。同時,他繼續向北平和天津地區調兵遣將,試圖阻止日軍的進一步入侵。
17日,蔣介石在廬山會議上表示,自己希望和平,不希望擴大盧溝橋事件的沖突,演變為中國和日本的全面戰爭。至于是否會擴大為戰爭,他說道:“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態度,和平希望絕續之關鍵,全系于日本軍隊之行動,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鐘,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
蔣介石還強調說:“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19日,蔣介石同意將中國共產黨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并且設立總指揮部。此后,他頻繁會見英國、德國、美國等國的大使,希望能夠借助外交手段調停沖突。
直到31日,蔣介石發布《告抗戰全軍將士書》,“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勉勵全軍“驅逐日寇、復興民族”,與倭寇死拼。
共產黨的反應
7月8日,我黨也獲知了日軍進攻宛平城的消息,馬上就向全國通電,發表了號召抗戰的宣言:
全國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抵抗,并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國上下應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打算。
同時,我黨發布了抗戰口號:
武裝保衛平津華北!為保衛國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國人民、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的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驅逐日寇出中國!
同日,毛澤東主席向蔣介石發電,表示紅軍愿意在蔣的領導下為國效命。
當日,北平中共地下組織迅速行動,動員“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北平學聯”等救亡團體投入工作。他們一方面組織戰地服務團奔赴前線救護傷員,另一方面組建勞軍團,攜帶大量慰勞品分赴前線及醫院進行慰問。此外,他們還募集麻袋等物資,供前線構筑防御工事。
11日,周恩來前往廬江,與蔣介石討論抗戰和紅軍改編的問題。13日,毛主席發出號召:“每個共產黨員與抗日革命者,應沉著地完成一切必須準備,隨時出動到抗戰前線。”
14日,我黨發布《關于紅軍改編開赴抗日前線》命令,公開表示:“愿在蔣指揮下努力抗戰,紅軍主力準備隨時出動抗日,已命令各軍十天內準備完畢,待令出動,同意擔任平綏線國防。”
15日,我黨宣布取消“蘇維埃政府”,成立“陜甘寧三省邊區政府”,并發布《關于組織抗日統一戰線擴大救亡動給各地黨部的指示》。
兩黨的不同
我們看到,七七事變發生后,國民黨最初的反應是比較低調的,想要通過外交手段“息事寧人”。盡管蔣介石很早就開始調動軍隊,但始終對和平存在幻想,直到7月31日,才最終意識到和平無望,表示將抗戰到底。
相較之下,共產黨很早就意識到,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所以在一收到消息的7月8日,就號召全國全民族立即抗戰,積極表態愿意接受蔣介石的領導,并對紅軍和根據地進行了改編,以應對抗戰的需要。
因為我們看得很清楚,在七七事變以前,日本一直在為全面侵華做準備。1933年,日本參謀本部在《華北方面應急處理方案》里就明確寫道:“依靠關東軍之武力繼續實行強壓,以此為基調實施相應的對華北的方策,使現華北軍憲真正屈服或導致其瓦解。”
日本駐屯軍非法占領豐臺之后,組織指揮官看地形,擬方案,頻繁實施挑釁性軍事演習,而且演習由開始時的每月或半月一次,發展到每三五天舉行一次,為武裝入侵華北作準備。
對于日本來說,華北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如果想要滅亡中國、稱霸亞洲,就必須先奪取華北。所以,全面戰爭的開始,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而且就是在那一段時間,不應該有任何的幻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