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執筆簽署了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還順便把俄羅斯也拉了進來。與此同時,美國聲稱還在審查,遲遲不對此加以表態。這看似溫和的外交場面背后,實際上是中國給美國架起了一把火烤架,讓美方坐立難安。這一招堪稱是外交場上一次漂亮的主動出擊。
說正題之前,咱們先說一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到底是個什么?簡單來說,它是東盟國家和周邊大國為了保證東南亞地區無核化,不搞核武器擴散的一個安全框架,這個條約不僅關乎地區和平,更是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而東盟作為地區中心,當然希望有一個無核區,以此減少戰爭風險,提升安全感。
而中國作為東盟的全面戰略伙伴,這次主動拿起了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份主動權非常關鍵,中國表態愿意率先簽署,不僅體現了中國支持地區無核化的堅定態度,也展現中國在區域安全治理中的大國擔當。換句話說,中國這步棋是等于在國際舞臺上打了一張負責任大國的牌。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同時也讓東南亞國家感覺更踏實。
更有意思的是,中國這次拉上了俄羅斯,中俄兩大國聯手支持東南亞無核化的局面。俄羅斯此次愿意簽署,顯然也是看中了東南亞這塊兒的地區穩定對自己戰略利益的重要性。在這個問題上,中俄兩國密切合作,傳遞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即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我們能聯手合作,給東盟及其鄰國送上一份安全承諾。中俄兩大國聯手提升了條約的權威性。
反觀美國,截至發稿還在審查是否簽署這個條約,中俄的態度讓美方相當被動,中俄率先簽署,無意中給美國制造了很重的壓力。在道義上,美國很難反對或者是選擇觀望,美國不簽等于是在甩鍋。錯失了樹立正面形象的機會,如果是跟著簽字,又得考慮如何平衡自己在印太的核威懾戰略計劃。可以說,中俄這次用實際行動把美國架在了火上烤。
那么,美國為什么猶豫著不肯簽署呢?首先,美國在亞太有著龐大的軍事存在,尤其是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都有軍事同盟關系。美國核威懾戰略其實是它印太安全架構的核心。如果簽署了該無核區條約,意味著美國要在這個地方自我設限,也就是說不能在該地區部署核武器,這對美國維護地區軍事優勢是有很大限制。
其次,東南亞國家實際上和美國的關系都很復雜,有些國家或許是想推進無核化,但有些國家又希望美國用核保護傘來保護自己。美國擔心如果自己簽署該條約,會失去對這些盟友的戰略控制力,特別是菲律賓。
在臺海和南海的問題上,美國不希望放松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如果簽署了該無核條約,某種程度上來說會極大限制其軍事行動的自由。
總之,美國既怕被該條約限制住拳腳,又怕被國際社會認定是不負責任的大國,最終呢,形成了艱難下筆,左右為難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