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隋唐年間的傳奇故事,有一個名字讓所有好漢英雄都心里發(fā)怵,那就是李元霸。
他是唐國公李淵的第四個兒子,按《說唐演義》、《興唐傳》這些經(jīng)典評書里的說法,這位爺可太不一般了。
傳說中,他天生就是個“奇人”樣貌:面黃肌瘦像個癆病鬼,兩個肩膀一邊寬一邊窄,可偏偏力大無窮到嚇死人。他手里那對擂鼓甕金錘,每個都沉得不得了,拿在手上還輕飄飄的。
李元霸出道以來,單挑就沒輸過,打誰都是一錘子的事兒。
什么宇文成都,那是隋煬帝楊廣手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猛將,號稱“天下無敵大將軍”,結(jié)果碰上李元霸,連著敗了三回,最后一次連命都搭進去了。
像裴元慶那么厲害的好漢,硬接李元霸三錘子就撐不住了。四明山那一仗,他一個人殺得十八路反王的聯(lián)軍哭爹喊娘。
紫金山下更狠,馬都不下,硬是把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他就像座行走的山,擋在前面的都得被壓碎。
可問題來了,這么個完全超出人類范疇的“怪物”,在隋唐亂世里,他最后是怎么“退場”的呢?這得從一個同樣傳奇的老將說起。
消失的老將軍
說到李元霸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有個人心里頭的恨意一直沒消過,這人就是宇文成都的老師,魚俱羅。
魚俱羅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可是隋朝開國的老將,活了大幾十歲,經(jīng)歷過無數(shù)大風大浪。
人家80多歲還騎著馬上前線打仗呢,光這精氣神就夠嚇人的。
他的一手刀法,尤其是那招“拖刀計”,在戰(zhàn)場上要過多少好漢的命。他最得意、也花心血最多的徒弟,就是那個被李元霸三番五次打敗,最后還把命丟了的宇文成都。
徒弟死得那么慘,當老師的魚俱羅知道后,那真叫心如刀絞。
他想報仇,恨不能馬上找李元霸拼命。可魚俱羅是個明白人,他見過李元霸打仗的樣子,知道這小子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對付的,沖上去就是白送人頭。
再加上當時隋煬帝楊廣已經(jīng)徹底失了人心,天下亂成一鍋粥,魚俱羅看透了朝廷的腐敗沒救,心灰意冷之下,干脆躲了起來,找個深山老林隱居,眼不見心不煩。
可他這顆為徒弟報仇的心,就跟深埋地下的炭火似的,雖然表面看不到煙,但一直在那兒悶著燒。
虹霓關(guān)外的賭局
時間到了大業(yè)十四年(公元618年),天下亂得沒邊了。李元霸幫著他二哥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那是見神殺神、見佛殺佛。
就在一次重要的戰(zhàn)事中,戰(zhàn)場推進到了一個叫虹霓關(guān)的地方(這地方是評書演義虛構(gòu)的)。
說來也巧,魚俱羅隱居的那片深山,離虹霓關(guān)不算太遠。這天,魚俱羅偶然聽到幾個路過的人閑聊,說前線又殺得昏天黑地,李元霸就像個人間兇器,沒人能擋得住。這些閑話像火星子一樣,一下把他心里埋了許久的復仇之火給點著了。
徒弟宇文成都慘死的畫面在他腦子里揮之不去。
這位80多歲的老將軍坐不住了,他想了又想,最終做出一個決定,賭上自己這條老命,去碰一碰那個不可能戰(zhàn)勝的對手,李元霸。
他知道這基本就是去送死,沒勝算,但他更清楚,這可能是他這輩子為徒弟討個“說法”的最后機會了。
他收拾好伴隨自己征戰(zhàn)一生的老刀,沒告訴任何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隱居的地方,奔著殺聲震天的虹霓關(guān)而去。
灰飛煙滅的代價
等魚俱羅趕到虹霓關(guān)外時,正趕上雙方打得起勁,殺得天昏地暗。他一眼就看到了陣中那個不可一世的李元霸,正掄著大錘子大開殺戒,無人能近身。
魚俱羅深知硬碰硬死路一條,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壓箱底的本事,那招練了幾十年、出神入化的“拖刀計”。
這招說白了就是詐敗引誘敵人追擊,趁敵人不注意,猛回頭突然一刀砍過去。魚俱羅故意策馬沖上前,擋了李元霸幾下,然后調(diào)頭就跑,裝成打不過的樣子。
李元霸一看,這老頭還敢上來?二話不說就追。
魚俱羅年紀大了,馬也老,跑得不快。李元霸呢,那馬也快得像風,三兩步就追到魚俱羅背后,舉起那對沾滿無數(shù)英雄好漢鮮血的大錘子,準備來個最后一擊。
就在錘子眼看要砸下來、千鈞一發(fā)的瞬間,魚俱羅猛地回頭了!他整個人像是回光返照一樣,把全部生命的力量都壓進了那一刀!刀光快如閃電,帶著魚俱羅幾十年征戰(zhàn)積累的全部經(jīng)驗和刻骨的仇恨,狠狠砍向李元霸的脖子!
按照評書《興唐傳》的說法,這一刀太快太突然了,李元霸完全沒防備,腦袋瞬間就被削了下來!
可詭異的事情發(fā)生了,李元霸那斷了頭的身體居然沒立刻倒下去,反而像是慣性一樣,那對大錘子還是重重地砸了下來!
魚俱羅用命砍出的這一刀,換得了李元霸的頭顱,卻躲不過緊隨其后的奪命雙錘。這對沉重的金錘,重重地、結(jié)結(jié)實實地砸在了魚俱羅身上……一位80多歲的老將,為了替徒弟報仇,以如此慘烈的方式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真應了那句話,灰飛煙滅。
在評書的設定里,這兩個時代(隋朝初建與隋朝末年)的最強者,以一種玉石俱焚的方式,在虹霓關(guān)外的塵埃中同歸于盡。
無敵神話的終點與評書的答案
李元霸死了,死在一個80歲老將拼盡性命的絕殺一擊下。這個結(jié)局,說穿了,是那些寫書、說評書的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一個辦法。
為什么這么說呢?你想想,像李元霸這樣設定逆天、完全不講道理的存在,他不死,后面的故事根本沒法編。
你想,十八路反王逐鹿中原,李世民掃平天下,這些精彩的大戲里頭,要是還杵著個誰也打不過的李元霸,結(jié)果明擺著嘛。任何謀略、任何勇武在他面前都成了笑話。
評書需要推進情節(jié),需要懸念和英雄的成長空間,所以李元霸這個“天花板”必須在適當?shù)臅r候“消失”。
魚俱羅這位沉寂已久的老將,恰好提供了“破局”的可能。他身份特殊(宇文成都的師父),武藝超群(尤其精通暗藏殺機的拖刀計),年齡很大卻心存決絕的死志。
用這樣一位老將拼盡所有、最終同歸于盡的方式收掉李元霸,既給了觀眾一個大跌眼鏡的震撼結(jié)局,又在邏輯鏈條(武力無法戰(zhàn)勝,唯有智計加同歸于盡的決心)上有那么點交代,更重要的是,把舞臺讓了出來,好讓其他英雄好漢能夠繼續(xù)他們波瀾壯闊的傳奇。
所以說,李元霸的結(jié)局,與其說是一個人物的宿命,不如說是評書藝術(shù)為了故事發(fā)展而精心設計的必然退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