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71篇文章
當談論起乳腺癌預防與康復時,遺傳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常常是焦點。然而,一個日益受到學界重視的因素——我們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正逐漸揭開其與乳腺健康之間的微妙面紗。心情好壞真的會影響乳腺癌的發生發展嗎?
一、壓力激素:身體里的“雙刃劍”
想象一下:當你感到長期焦慮、壓力狀態時,身體會啟動“備戰”模式,分泌大量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激素。這些激素在短期內幫助應對危機,但長期“浸泡”在高濃度壓力激素中,卻可能帶來一系列負面生理改變:免疫細胞(如自然殺傷細胞、T細胞)的活性與數量下降,對腫瘤的免疫監視能力減弱;促進身體產生低水平的慢性炎癥反應,促進細胞增殖、損傷DNA,并為腫瘤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性腺軸,間接干擾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的平衡,對于某些類型的乳腺癌(尤其是激素受體陽性型),激素水平的紊亂可能影響腫瘤的生長;壓力相關因子可能促進腫瘤周圍血管的新生,助長其生長和轉移潛能。
長期的負面情緒狀態,如:慢性焦慮與抑郁、強烈的敵意與憤怒、社會孤立與孤獨感、重大生活事件打擊等,往往伴隨著持續的生理應激反應,放大上述壓力激素和炎癥的負面影響。多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觀察到,長期處于這些負面情緒狀態下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風險可能略有增加(盡管風險增幅遠低于遺傳、年齡等主要因素),且確診后的康復過程也可能更易遇到挑戰(如治療副作用耐受性、復發風險等)。
二、積極心態與社會支持
反過來,積極的情緒狀態和良好的社會心理支持,則可能成為保護因子:
1.樂觀、豁達的心態有助于更好地應對壓力事件,減輕應激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時間,積極情緒本身也可能直接促進內啡肽等激素分泌,增強免疫。
2.親密可靠的家人、朋友等支持者,是極其重要的“心理資源”。情感支持能有效緩解壓力、減少孤獨感,并提供實際幫助(如陪同就診、分擔家務),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依從性和康復信心。研究顯示,擁有強大支持背景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往往更高。
3.改善生活方式:心態積極、獲得支持的人,通常更有動力和能力去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本身就是降低乳腺癌風險和改善預后的關鍵。
需要強調的是:情緒是風險因素之一,而非決定因素: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單純因為心情不好就會得乳腺癌”。乳腺癌的發生是遺傳、環境、生活方式、激素、免疫等多因素長期復雜作用的結果。情緒是其中的一個可調節的影響因子,其作用通常是微妙的、長期的、與其他因素交織的,不應讓患者或高危人群產生額外的負擔。
三、如何為乳腺健康構筑“心理防線”?
1. 識別并管理壓力:
正念冥想:每天花10~15分鐘練習,幫助平靜身心。
規律運動:如瑜伽、太極、散步等,是天然的抗抑郁和減壓良方。
培養興趣愛好:投入愛好能帶來愉悅感和成就感,轉移注意力。
保證充足睡眠:睡眠是身體修復和壓力恢復的關鍵期。
2. 積極尋求社會支持:
敞開心扉溝通:與信任的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和需求。
與病友分享經驗:與經歷相似的人交流,獲得理解、經驗和力量。
尋求專業幫助:心理咨詢師或精神科醫生能提供專業的情緒疏導和認知行為療法等有效干預。
3. 培養積極心態:
練習感恩:每天記錄幾件值得開心的小事。
接納情緒: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不抗拒,學會與之共處。
4. 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礎
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戒煙限酒、定期篩查,是維護身心健康的根本。
情緒與乳腺癌的關系,揭示了我們身體與心靈之間的深刻“對話”。雖然好心情不能“包治百病”,壞心情也絕非癌癥元兇,但管理壓力、維護積極心態,是守護乳腺健康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下次感到“壓力山大”時,不妨約閨蜜外出走走,讓明媚的情緒環繞心間,讓健康相伴左右。
作者: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乳腺科 賈紅燕 主任醫師
乳腺科 張傲雪 主治醫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