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7月7日電(記者唐弢、魏一駿、張璇、許舜達)在7日凌晨0時前后登陸臺灣嘉義縣后,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已重回海上并繼續北上,預計8日下午到夜間在浙江臺州至福建福州一帶沿海再次登陸。“丹娜絲”二次登陸在即,浙江各地各部門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防御工作,應對可能到來的大風和強降雨。
“這一次臺風‘丹娜絲’不走‘尋常路’。”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穎介紹,7日凌晨臺風登陸臺灣是由于副熱帶高壓減弱東退造成的,8日開始副熱帶高壓增強,在臺風的東北側形成了一個高壓壩,阻擋了臺風繼續北上。因此臺風被迫在東海來了一個大轉彎,直面浙江沿海而來。
隨著臺風云系進一步向浙江靠近,浙江大部分地區從7日下午開始出現雷陣雨天氣。浙江省氣象臺研判,臺風“丹娜絲”所帶來的風雨影響可能比預期更持久。當前,浙江沿海海面最大風力已達8級,浪高最高1.5米。預計7日至9日浙中南和沿海地區過程雨量將達到60至90毫米,溫州、麗水、臺州、寧波部分地區達到100至150毫米,局部150至250毫米,個別350毫米以上。
臺州市路橋區金清漁港內泊滿了前來避災的漁船。新華社發
為防范臺風“丹娜絲”,浙江省防指已于7日10時將防臺風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要求各地嚴格落實預警“叫應”機制,強化巡查排查,及時轉移避險,做好搶險救援準備,嚴格按預案方案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
記者從浙江海事局獲悉,截至7日14時,浙江海事部門已累計出動執法船艇110余艘次、執法人員960余人次,檢查船舶230余艘次,發布防臺預警信息8萬余條;浙江全省65條客運航線停航,207個水工項目停工,溫州、臺州水域所有客運航線停航、水上水下活動停工、港口生產作業停止。
6日14時許,在臺州玉環干江棧臺客運碼頭,隨著最后一班客船鳴笛靠泊,雞山、大鹿島的最后一批游客安全離島。“雖然行程被臺風打亂了,但是安全第一。”游客韓女士說。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為保障海島游客生命財產安全,浙江沿海各地快速協調運力對海島游客進行有序疏散。
位于寧波鎮海的澥浦閘站是姚江流域防洪排澇的關鍵設施。針對臺風可能帶來的影響,閘站工作人員連日來實時監測上下游水位,并對電力供應、技術供水、機電泵組設施設備等關鍵點位展開拉網式、地毯式巡查檢查。7日10時起鎮海區閘泵聯合調度,已預排預泄136萬方,使河道水位保持在中低位,確保行洪順暢。
7日10時,溫州平陽的漁業執法人員前往鰲江下廠漁港碼頭、水產碼頭等處,對船舶加固的情況及纜繩系泊狀況進行了反復檢查,防止船體因風浪發生碰撞。“我們還依托北斗定位系統實時監控漁船位置,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群等方式督促漁民轉移。”平陽縣農業農村局漁業執法保障小組執法人員溫正表說。
溫州平陽漁業執法人員檢查船舶加固情況。新華社發
在溫州市泰順縣泗溪鎮白粉墻村的避災安置點,工作人員正與時間賽跑,緊鑼密鼓地鋪設床鋪,為即將到來的臺風做準備。安置點負責人林蔚斐說,“我們這里最多可以容納60人,村里正通知山邊、低洼地帶的群眾到這里集中避災。”目前,泰順已對全縣202個避災安置點開展實地檢查,滿足1.16萬人轉移安置需求。
臺風給沿海地區的農業生產同樣帶來不小的挑戰。當前正是早稻收割、晚稻插秧的關鍵時期,溫州樂清種糧大戶陳德勝一大早便冒雨來到田里,忙著疏通排水渠。“秧苗最怕積水,我們在農技人員指導下,提前疏通了所有排水溝,并準備了抽水設備,做好晚稻秧苗防護。”陳德勝說。
目前,浙江已發布多地山洪災害橙色預警,相關地區需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及雨水情變化,防范局地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小流域山洪等次生災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