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據比利時《軍隊認可》網站的報道,烏克蘭正在研發新型155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按照以往的命名規則,暫且稱為2S22“博達納”6.0。在此之前,克拉馬托爾斯克重型機床制造廠已經為“博達納”系統工業設計申請了國際專利。根據《專利合作條約》提交的申請文件顯示,包含完整的自行榴彈炮配置以及可適配多種輪式底盤的模塊化火炮組件。
專利文件顯示,“博達納”火炮系統將整合在一款新型底盤上,并配備半自動裝彈機。雖然這種半自動裝彈機無法同時實現裝填與瞄準尚未投入實戰,但專利標準表明后續改進型號正在研發。通過《專利合作條約》框架,克拉馬托爾斯克重型機床制造廠可在多個國家同步獲得“博達納”6.0設計的法律保護,同時明確申請方與締約國的權利義務。
專利的公開也表明烏克蘭正在籌備海外授權或聯合生產,近期的國際防務合作計劃就佐證了上述趨勢:丹麥已經承諾投資4700萬美元在本土支持烏克蘭武器生產,并在2024年提供資金為烏克蘭采購了18套“博達納”自行榴彈炮。
克拉馬托爾斯克重型機床制造廠已經在多種6x6和8x8底盤上反復測試“博達納”的模塊化系統,并于2025年將5.0版本交付給第44獨立炮兵旅。隨著此次專利的公布,烏克蘭已開發出至少6種不同的“博達納”自行榴彈炮,最新的5.0版本采用捷克太脫拉“力量”8x8底盤,采用烏克蘭國產的裝甲駕駛艙,并整合了機械裝填臂和安裝在駕駛艙后部的反無人機防護網系統。
博達納1.0
“博達納”家族的初始型號為1.0版本,原型車于2018年首次亮相,安裝在KrAZ-6322底盤上。但受到法律糾紛、155毫米彈藥供應問題以及諸如后座力控制等技術挑戰影響,研發進程一度受阻。相關問題在2021年基本解決,平臺得以通過進一步測試,并于2022年6月在“蛇島戰役”中首次投入實戰。2023年起,“博達納”正式進入批量生產階段。2.0版本采用MAZ-6317底盤,3.0版本采用太脫拉815-7卡車,4.0版本則改用太脫拉“鳳凰”底盤。
博達納2.0
“博達納”采用52倍徑155毫米火炮,兼容多種北約標準彈藥,火控系統由烏克蘭自主研制,整合了GPS、慣性導航、無人機實時數據和反炮兵雷達。“博達納”的實測射速為每分鐘5至6發,根據使用彈藥類型不同,最大射程在42公里至60公里之間。“博達納”的整車重量為28噸,最大公路時速可達80公里,續航800公里,越野時速下降至30公里,續航下降至300公里。
博達納3.0
截至2024年底,“博達納”系列自行榴彈炮的產量已經超過150輛。烏克蘭官員曾表示,最高產能可達每月36輛,常態水平為每月20輛。至2025年,“博達納”自行榴彈炮超過85%的部件已實現國產化,目標是在年底前實現95%的國產化率。為了降低導彈襲擊風險,“博達納”自行榴彈炮的生產任務被分散在烏克蘭國內及歐盟多個地點。
博達納-B
為了解決底盤短缺問題,烏克蘭還開發了牽引式版本2P22“博達納-B”,同樣使用52倍徑155毫米火炮,安裝在經過改裝的蘇聯2A36“風信子-B”炮架上。“博達納-B”于2024年10月首次亮相,2025年3月正式列裝第47獨立炮兵旅。“博達納-B”的重量超過10噸,由韓國大宇諾沃斯卡車牽引,改進了瞄準系統和后坐固定裝置,雖然“博達納-B”缺乏半自動裝彈機,機動性遜于自行式版本,但單價較低,約為150萬至200萬美元,而自行式版本價格在25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