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了,雨停了,伊朗覺得自己又行了。
和以色列的12日戰爭結束之后,伊朗又開啟了嘴炮模式,開始滿世界地放狠話懟人。不過這一次挨懟不是以色列,也不是美國,而是遠在東歐的烏克蘭。
據報道,針對此前烏克蘭官員支持美國和以色列打擊伊朗一事,伊朗特意召見了烏克蘭駐伊朗的外交官表示抗議。同時還發出警告:若是烏克蘭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盡管不知道面對相隔甚遠的烏克蘭,伊朗能夠弄出多嚴重的后果。但是看得出來,伊朗這一次很生氣,對烏克蘭非常的不滿意。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都知道伊朗在這一次的沖突中吃了大虧,不僅多處關鍵的核設施被炸,遇難人數也高達近千人,甚至于里面還包括了60多位高級將領與核科學家。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這樣的損失都足以稱得上傷筋動骨。
在這樣一種伊朗近乎是舉國悲痛的情況下,烏克蘭卻跑去支持以色列,聲稱是伊朗在破壞中東的穩定。這不是在人家傷口上撒鹽嗎?是個人都得生氣。
當然相比于生氣,伊朗對烏克蘭或許更多的是不理解。
眾所周知,烏克蘭如今的日子并不好過,和俄羅斯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年多不說,還遲遲看不到結果,不知道還得打多久。持續的戰爭,給烏克蘭帶去了極大的苦難,國土淪喪,民生凋敝,無數的家庭破碎……
需要的注意的是,烏克蘭的悲慘境遇,也正是伊朗當下所正在經歷的。所以按理來說,烏克蘭對伊朗應該是感同身受才對。不說要他們去像盟友一般給予伊朗各種支持,至少也不要去落井下石,為美國和以色列搖旗吶喊。
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說,烏克蘭這樣的操作,其實是對自己形象的一種破壞。因為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一直是在極力塑造自己的弱勢、受害者形象,而俄羅斯則是被描述成欺負烏克蘭的強權,甚至于強占烏克蘭家園的侵略者。
而在伊朗和以色列的沖突中,伊朗恰恰是扮演著和烏克蘭相同的角色。
首先面對科技更加發達,軍事更加強大的以色列及其背后美國,伊朗毫無疑問就是弱勢的一方,而且是差距非常大的那種。其次以色列和美國針對伊朗進行各種的襲擊,給伊朗這個國家帶去了深重的苦難,也坐實了伊朗是被強權欺負這一事實。
那么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烏克蘭選擇支持以色列而譴責伊朗,那無疑就是一種自我否定。畢竟烏克蘭一邊說俄羅斯欺負自己不正義,一邊卻又跑去支持以色列欺負伊朗,屬于是明顯的雙標了。
明明是同病相憐,卻要助紂為虐,這樣的烏克蘭估計很難去得到同情和支持。不過烏克蘭對此可能并不是太在乎,因為對于時下的他們來講,別人同情支持與否大都不重要,只要美國能支持自己就行。
畢竟烏克蘭之所以能頂住俄羅斯這么久,主要靠的就是美國主導下的國際援助和對俄羅斯的制裁打壓。否則就憑烏克蘭自己那點兒破爛家底,早就不知道被俄羅斯給推平多少次了。
但問題的關鍵是,烏克蘭選擇在伊以沖突中支持以色列,在當時并不能給他們爭取到更多美國的幫助,甚至可能反倒還會讓美國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
對于烏克蘭和以色列,很多人其實都忽略掉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烏克蘭需要美國的援助支持來對抗俄羅斯,而以色列同樣也需要美國的支持去對付伊朗。
尤其是在這一次的沖突中,伊朗一反常態的對以色列采取強硬手段,導彈無人機一波接著一波,跟不要錢似的往以色列身上招呼。以色列一時間手忙腳亂,顧此失彼,連防空導彈的庫存也在告急。
在這種時候,美國若是及時不下場幫忙,估計以色列還真有可能陰溝里翻船,被伊朗給一波直接揍趴下。
于是我們看到,在伊朗和以色列激戰正酣時,美國突然下場參戰,派出B-2轟炸機遠程奔襲打擊了伊朗福爾道、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關鍵核設施。
美國在中東對伊朗開火,對烏克蘭無疑是一個壞消息,甚至可以說是噩耗。因為一個國家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哪怕是強如美國,也很難同時去支撐俄烏戰爭和伊以沖突。
也就是說,當美國將精力更多的放在中東時,其對于俄烏沖突的關注就會減少,而烏克蘭能夠受到美國的幫助也會對應著降低。原本許多本該給到烏克蘭的援助,可能都會優先供應給以色列。
甚至美國對于俄羅斯的鉗制也會放松,使得俄羅斯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戰場上,從而對烏克蘭發起更加強勢的攻擊。
此消彼長之下,烏克蘭需要面對的壓力可就要大上許多了。
總結來說,烏克蘭和以色列雖然都和美國親近,但是他們兩家并不是利益共同體,而是一種利益競爭關系。而且在這種競爭中,烏克蘭是處于比較下風的。因為在美國的心目中,以色列的優先級肯定是要遠遠高于烏克蘭的??梢圆豢鋸埖恼f,十個烏克蘭都抵不上一個以色列。
這不光是因為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橋頭堡,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戰略地位。更因為以色列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猶太人國家,在掌控著美國上層話語權的猶太人群體中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
所以站在烏克蘭的角度,他們其實應該是不太想看到以色列和伊朗打起來的。他們更應該希望以色列和伊朗盡早結束沖突,從而讓美國能夠及時的從中東抽身,重新把精力放到俄烏沖突中來。尤其是要把那些被以色列搶走的援助給拿回來。如此才符合烏克蘭的利益。
那么基于這樣的一個利益關系,烏克蘭顯然就不應該跑去支持以色列。畢竟這是在拱火,只會讓雙方的沖突越演越烈,然后烏克蘭也跟著遭殃。
所以綜上所述,不管是基于“名”,還是考慮“利”,烏克蘭都不應該站在伊朗的對立面,而是應該站在一個相同的位置。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烏克蘭就必須得去支持伊朗,畢竟烏克蘭還得要照顧一些美國的感情。而且伊朗在俄烏沖突中也是堅定站在俄羅斯的一邊,甚至于還給俄羅斯提供了包括武器援助在內的諸多幫助,和烏克蘭也算是有著不小的恩怨。
事實上如果單單是基于這種恩怨情仇,烏克蘭在伊以沖突中選擇支持以色列,那絕對是說得過去的。畢竟你可以支持俄羅斯打我,那我也可以支持以色列錘你。這無關正義對錯,只關乎快意恩仇。
不過,國家之間打交道不比走江湖,一切不能憑一時意氣,該忍的時候還是要忍。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烏克蘭對于伊朗可以暗地里使絆子,但絕對不能明著唱反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