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政府已通知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批準其恢復向中國商飛公司供應發動機,其中包括用于C919單通道客機的LEAP-1C發動機等。
美國(資料圖)
長期以來,美國對華出口限制政策可謂是幾經變遷,背后滿是遏制中國發展的心思。冷戰結束后,美國秉持冷戰思維,將中國視為潛在威脅,逐步構建起對華出口限制體系。從常規軍事裝備到先進技術產品,諸多領域均被納入限制范圍。近年來,美國更是變本加厲,尤其在科技領域,妄圖通過出口限制,阻礙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
在航空領域,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得以恢復向中國商飛供應發動機,這對C919等國產飛機項目的推進意義重大。在芯片設計軟件方面,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等企業恢復對華供應,為中國芯片設計企業緩解了軟件使用上的壓力。在化工原料領域,乙烷出口限制的取消,也有利于相關化工產業的穩定發展。
貿易(資料圖)
然而,若就此認為美國對華出口限制政策已徹底轉向,那可就大錯特錯。美國在取消部分出口限制的同時,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限制絲毫未放松。例如,在先進制程芯片技術方面,美國仍聯合盟友,對中國實施嚴密封鎖,嚴禁相關技術、設備和產品流入中國。這清晰表明,美國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維持自身科技霸權的戰略意圖從未改變。美國此番調整,更像是一種策略性的“戰術收縮”,并非真心想要改善對華經貿關系。
美國之所以出現這種政策上的“變臉”,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國國內商界壓力不可小覷。眾多美國企業因出口限制政策,失去了龐大的中國市場,利潤大幅下滑。以芯片設計軟件企業為例,限制措施實施后,其在中國市場的營收銳減,企業運營面臨困境,故而紛紛向政府施壓。中國的反制措施也成效顯著。面對美國的無理限制,中國對關鍵資源如稀土等實施出口管制,這讓依賴中國稀土的美國相關產業遭受重創,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審視對華出口限制政策。
貿易(資料圖)
對于美國這種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中方始終保持清醒認知。在經貿問題上,中國一貫堅守平等、互利、共贏原則,堅決反對美國的單邊貿易限制和霸凌行徑。面對美國的出口限制,中國一方面采取反制措施,有力捍衛自身權益;另一方面,持續加大自主創新投入,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降低對外部技術的依賴。像在芯片產業,中國企業在艱難處境中不斷突破,在芯片設計、制造等環節取得諸多進展。
展望未來,中國需對美國政策保持高度警惕。美國政策反復無常,隨時可能再次調整出口限制政策。中國應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加快產業升級步伐,進一步提升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同時,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構建多元化的經貿格局,降低因美國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