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可以說是人類歷史存續最久的國家了,不管它的統治力如何,還是分作東羅馬、西羅馬兩個國家,但它的影響力切切實實地存在了近1500年。
羅馬帝國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全盛時期控制著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著當時世界總人口的20%——7000萬人。
羅馬帝國疆域最大時,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就是它的內海,相當于我們中國大一統王朝的京杭大運河。
公元293年,羅馬帝國出現“四帝共治制”,就是一個國家四個最高統治者。當時羅馬已立國300多年了,整個國家處于積弱不振的狀態。而且在3世紀中期,羅馬帝國同時出現外敵入侵、內戰和經濟崩潰三大危機,整個國家都差點滅亡了。
3世紀后期,羅馬皇帝戴克里先準備對整個國家的政治體制來個大改革。首先,戴克里先指定一個名叫馬克西米安的人為“共治皇帝”——第一年是凱撒(相當于副皇帝),第二年就是奧古斯都(相當于皇帝)。
在戴克里先的安排下,他自己負責帝國東部地區的事務,而讓馬克西米安負責西部地區。羅馬帝國因此從實際上一分為二,東羅馬和西羅馬。
漸漸的,戴克里先認為自己跟馬克西米安兩個皇帝,應該更多關注民生和軍事問題。所以在征得馬克西米安的同意下,戴克里先又任命了兩名凱撒輔佐自己與馬克西米安——伽列里烏斯和君士坦提烏斯一世。
當時定下制度,奧古斯都退位后,凱撒直接升為奧古斯都,接著再任命兩個新的凱撒。不得不說,這真是封建時代的一大創舉,戴克里先憑這就能稱為名副其實的賢明君主了。不管后來如何,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都對羅馬帝國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決了之前的三大危機。
當然,“四帝共治”為羅馬人民帶來了,可以稱得上持久且有利的和平,但也為羅馬帝國的衰亡埋下伏筆:出現都是正統的高強度內戰。
但不管怎么說,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還是為羅馬帝國續了不少年的命。若沒有他,羅馬帝國早亡了,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也不會到公元1453年才被奧斯曼人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