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近期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3日通電話,時長近一小時,然而特朗普卻稱通話“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此次通話無果,再次印證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不可靠,而中方則在此時為局勢發展指明方向。
特朗普(資料圖)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的表現反復無常。美國先是打著“和平”的旗號,高調宣稱要推動俄烏雙方和談;卻又不斷向烏克蘭輸送大量武器,據美國《華盛頓郵報》2日稱,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價值超過670億美元的武器和安全援助,持續拱火澆油,延長沖突。如今,美國又暫停部分對烏軍援。據英國《經濟學人》3日援引烏方官員的話稱,美國幾乎停止了全部炮彈和零部件的供應。白宮的這種做法,無疑是將烏克蘭當作棋子,根據自身利益隨意擺弄。
在7月3日與特朗普的通話中,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將在烏克蘭實現既定目標,即消除導致當前局勢和激烈對抗的“眾所周知的根源”。俄羅斯的立場堅定,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烏克蘭局勢關乎其地緣政治安全。北約持續東擴,烏克蘭一旦完全倒向西方,俄羅斯的戰略緩沖空間將被極大壓縮。普京堅持既定目標,是在維護俄羅斯的核心利益,這一立場有其合理性與必然性。
普京(資料圖)
就在美俄通話陷入僵局之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歐洲訪問時,就烏克蘭危機闡述中方立場。當地時間2025年7月3日,王毅在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方的立場坦坦蕩蕩、一以貫之,那就是堅持勸和促談,不向沖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嚴格管控兩用物項,包括無人機出口。中國不僅有效履行了國際責任,還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一道在聯合國發起“和平之友”小組,為停火止戰匯聚更大合力。
中方的立場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這些國家大多秉持和平、公正的立場,不愿被卷入大國博弈的漩渦。“和平之友”小組的倡議,為推動和平解決俄烏沖突提供了新的平臺與思路,與美國的反復無常形成鮮明對比。中方的努力,是在為沖突各方搭建溝通的橋梁,讓和平的曙光能夠照進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
普京(資料圖)
然而,歐盟在面對俄烏沖突時,態度卻令人玩味。在戰場形勢對烏克蘭不利的情況下,歐盟部分國家不僅沒有反思自身在沖突中的責任,反而對中國提出不合理要求。對此,王毅外長回應指出,歐洲問題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安全架構失衡,過度依賴美國,忽視了與周邊國家的平等對話與合作。歐洲國家應深刻反思,積極推動和平解決沖突,而非一味追隨美國的腳步。
俄烏沖突持續至今,給俄烏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大量人員傷亡、基礎設施被毀、經濟陷入困境,和平解決沖突已刻不容緩。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持續拱火的行為,是對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嚴重破壞。此時,中方的勸和促談立場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對話與談判,正視各方合理關切,才能找到解決沖突的根本之道,實現地區的長治久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