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變”88周年紀念日,在北京市豐臺區宛平城東門外的西道口鐵路橋西北側,有一處烈士墓,這里長眠著一位血戰南苑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趙登禹將軍。今天一早很多市民便前來祭拜。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迅速侵占我國東北三省。“七七事變”后,日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分別向北平、天津以及鄰近各戰略要地大舉進犯。時任29軍132師師長趙登禹,率部抗擊日軍,守衛北平城外的南苑。在日軍炮火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下,趙登禹部損失慘重,但仍誓死堅守陣地。1937年7月28日,在南苑陣地失利后,趙登禹奉命帶領部隊后撤,途中遭到日軍伏擊,壯烈殉國,年僅39歲。
"日本人把我的老家全燒了"
清晨的朝陽透過樹葉,在鐫刻著"抗日英烈趙登禹將軍之墓"的石碑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一位身穿騎行服裝的老人手扶扶梯,顫顫巍巍地走到趙登禹將軍墓旁,久久佇立。
他向記者表示,今天他特意騎車趕來,準備一路騎過盧溝橋沿線,老人祖籍安徽,說起歷史他久久不能平靜,“當年日本鬼子侵略咱們中華民族,把我的老家放火焚燒了,我一直記得!”
“作為一個北京人我不可能忘”
“小學的時候老師上課就在講趙登禹將軍是抗戰名將,是我們的英雄。作為一個北京市民我覺得不可能忘!”北京市民周先生表示。
周先生指著刻有趙登禹生平的石墻說:“《大刀進行曲》這首歌就是為了紀念大刀隊在喜峰口的戰役。”
白酒祭英烈 浩氣滿長空
在趙登禹將軍墓的介紹展板前,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記者了解到他們是父女倆,小女孩一字一句地朗讀著展板上的文字,遇到不會的字,站在身旁的爸爸會耐心地為她解答,他們就這樣在展板前佇立了良久。
這位父親將裝在袋子里的鮮花遞給女兒,女兒輕輕地將鮮花放在趙登禹將軍幕前,之后乖乖回到爸爸身邊,昂起小小的腦袋抬頭聽爸爸講80多年前的歷史。最后這位父親打開了一瓶白酒,倒在趙登禹將軍的墓碑前,他對記者說:"現在的孩子容易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得讓他們記住,是誰用生命換來今天的和平。"
如今,趙登禹將軍的墓前長年有花,四季皆綠,無論是特意前來的,還是路過的人們都會來這里祭拜,在他們心中英雄的名字早已與這座城市緊緊捆綁。而那長年不斷的白菊幽香和蔥郁的綠意,正在訴說著北京人最樸素的緬懷。
來源:BRTV新聞
記者:張靖琪
編輯:曹寧 張靖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