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公開表示懷疑能否與日本達成關稅協議,并威脅提高對日關稅,美日貿易談判局勢陡然緊張。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此番態度突變并非毫無緣由。從經濟層面看,美國長期存在對日本的貿易逆差。以2023年數據為例,美國從日本的貨物進口遠超其對日本的貨物出口,數額差距明顯。特朗普試圖通過加征關稅,迫使日本在貿易上做出更多讓步,減少美國貿易逆差,推動美國相關產業發展并增加就業崗位。
在政治方面,特朗普將貿易談判當作重要政治籌碼。通過對日本采取強硬措施,向美國國內選民展示其維護美國利益、對貿易伙伴絕不手軟的強硬形象,以此獲取選民支持,鞏固自身政治地位。此外,美國全球戰略布局因素也不容忽視。在亞太地區,美國企圖通過貿易手段強化對日本控制,確保日本在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緊跟美國步伐,維持美國在該地區的主導權與影響力。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日本陷入兩難困境。在農業領域,大米在日本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不僅是重要食物,更深深融入日本歷史文化,是日本民族身份、社會結構和政治演變的關鍵塑造因素。同時,日本農民群體在政治格局中影響重大,尤其是在部分選區,農民選票能夠左右選舉結果。日本自民黨為維持執政地位,長期以來極力維護農民利益,實施大米減產政策以維持高糧價。如今特朗普拿大米問題發難,直擊日本政治敏感點,日本政府難以輕易妥協。
日本汽車產業同樣面臨巨大壓力。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對日本經濟增長、就業等貢獻巨大。
特朗普(資料圖)
美日貿易摩擦產生廣泛影響。對日本經濟而言,一旦美國加征關稅措施落實,日本對美出口受阻,經濟增長動力減弱,企業盈利減少,可能導致企業裁員,失業率上升,經濟復蘇進程嚴重受阻。在美日關系上,貿易摩擦使美日同盟關系出現裂痕。日本民眾對美國信任度急劇下降,據《讀賣新聞》輿論調查,6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信任美國”,其中22%斷言“完全不信任”。日本國內對于是否應繼續過度依賴美國產生質疑,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或逐漸尋求更多自主性與靈活性。
在此形勢下,中方早有布局。在經貿合作領域,中國持續加強與日本溝通交流,積極拓展雙方在新興產業、綠色經濟等領域合作機會,推動雙邊貿易與投資穩定增長,降低美日貿易摩擦對中日經貿關系沖擊。在多邊貿易體系建設方面,中國始終堅定支持并積極推動多邊貿易體制完善與發展。通過參與和引領區域貿易協定談判,如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實施,倡導自由貿易理念,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為全球貿易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增強全球經濟應對貿易風險能力。
貿易(資料圖)
從自身經濟結構調整來看,中國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大力推動內需市場拓展,提升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降低經濟發展對外部市場特別是單一市場的依賴程度。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高產業附加值,增強國內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競爭力,提高經濟抗風險能力與韌性。
未來,美日貿易摩擦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若雙方無法通過談判妥善解決分歧,貿易摩擦將持續升級,對兩國及全球經濟造成更大負面影響。而中方憑借提前布局與積極應對策略,有望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與政治環境中保持自身發展穩定,同時為推動全球經濟合作與穩定發揮更重要建設性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