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率兵攻入南京時,俘虜了朱允炆的生母呂氏。看見呂氏狼狽地摔在地上,朱棣前攙扶,說:“大嫂,老四不想鬧成這樣,這是被逼無奈,走投無路?!?br/>“大嫂,你是理解我的,你兒子殺我,我不得不反啊,不過你放心,我對大哥一直都非常敬重,你這個后位,我不會取消的。”
朱棣手提沾血長刀,一臉獰笑的看著呂氏,周圍站滿了全副武裝的親衛(wèi),呂氏即便是太后,沒有人保護她,不知道的還以為朱棣在欺負孤兒寡母,當然事實就是如此,面對朱棣的辯駁,太后渾身顫抖,卻不敢多說一句話。
呂氏毫不懷疑,倘若是她反駁朱棣,朱棣的刀一定會砍在她身上,但朱棣真的是無辜的嗎,為什么朱棣就不能乖乖的接受削藩,這恐怕是呂氏不理解的事情。
同樣消滅王爺,憑什么漢景帝就能如此順利,憑什么那些諸侯王就能如此聽話,憑什么她兒子的做法,這么多人反對,這是朱元璋定下來的國策,她兒子只不過是代為執(zhí)行罷了,憑什么朱棣他們不能聽朱元璋的話?
洪武31年,朱元璋去世,他不會想到,四年后他的好兒子會給他憑空增加四年壽命,不過,現(xiàn)在都沒什么意思,建文帝順利登基,朱棣把他能做的全部都做了,只就等著朱允炆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沒有人會相信,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反叛。
朱元璋明白,他這個好皇孫能力并不是太好,易聽信他人,下手不夠果斷,但沒辦法,他兒子死了,朱雄英也沒了,接連走了他兩個順位繼承人,讓他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嫡次孫身上,明朝四大案,他幾乎消滅了一切反對他的聲音。
呆在皇孫身邊的是,浙東文官領袖方孝孺,呆在皇孫身邊的是明朝開國武將的僅存碩果,可以說說文治武功都站在皇孫的這邊,他面臨的局面遠遠要比漢景帝好好很多,而燕王的勢力遠遠小于漢朝齊國的勢力。
按照道理,哪怕是建文帝動用軍隊一波平推諸位藩王,也不會出現(xiàn)意外情況,削藩對建文帝來講沒有困難,只要是穩(wěn)扎穩(wěn)打,必然不會出現(xiàn)靖難的事情。
在建文帝行動初期,沒有任何阻礙,他輕而易舉拿掉了諸位藩王的權力,燕王守衛(wèi)北平的兵馬也被輕松奪取,只給燕王留下了800守衛(wèi),這也是朱元璋給藩王留下的保障,寧王、湘王都是如此。
誰也不敢反抗皇帝的命令,建文帝初期削藩的君王無不是作奸犯科的人,這些人死有余辜,建文帝沒有出現(xiàn)差錯,燕王等人為了證明自己沒有野心,紛紛把自己的兒子派到南京當質子。
朱棣更是將兒子都送到南京,生怕建文帝有懷疑的意圖,當然意圖殺害漢王是另一回事,朱棣本人更是裝瘋賣傻,企圖逃過一劫,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朱棣并沒有想造反。
直到湘王的死,可以說建文帝做對了所有,唯獨在湘王這方面做錯,將一個賢王污蔑為叛逆,這徹底激起了燕王等人的恐懼,倘若連湘王建文帝都不肯放過,那建文帝對他們這些手握重兵的人又是什么待遇呢?
沒有人敢試錯,朱棣不敢,因此他舉兵反建文帝,以800護衛(wèi)控制了北平城,進而取得了守衛(wèi)北平城的數(shù)萬人馬,但朱棣依舊是劣勢,以幾萬兵馬對抗數(shù)十萬兵馬,南下擒龍的事,朱棣做成了。
呂氏也成為朱棣的階下囚,但朱棣也是個牙眥必報之人,他跟呂氏沒有多少情誼,他更認可的是朱標的原配夫人,果然在攻占南京城溝,朱棣只是假模假樣的跟呂氏說明自己造反的原因,此后就對呂氏不聞不問,雖說尋常吃喝并不缺少,但待遇急劇下降。
更關鍵的是,朱棣在祭祀方面公然羞辱呂氏,絲毫不在意呂氏太后的身份,可放在朱棣這里也情有可原,畢竟他自認為是明朝第二任皇帝,自然容不得呂氏的出現(xiàn)。
信息來源:明實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