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打乒乓球還是要適度的,看似比雞蛋還要小的一個球球,這里邊的風險還是很大的。一些急停急轉的動作、角度偏大的球就不要救了,免得身體受傷。
點擊下面名片關注「最愛乒乓球」
膠皮選擇最好以長膠為主,
另外一面配反膠或正膠
對于年輕人而言,有使不完的力氣,靈活的步伐,完全可以像專業運動員那樣采取兩面反膠弧圈打法,以增強攻擊力。但對于老年人來說,打法上就要有所區別了。很多在60歲左右的業余愛好者,膝關節都有不同程度的勞損或傷痛,因此他們大多都選擇一面長膠、一面反膠或正膠。
這樣選擇膠皮的好處是:長膠在接發球環節基本上不吃球,對旋轉沒有那么敏感,而且長膠接過去的球也比較怪異,一般人也很難適應。
用長膠來接發球、控制落點,繼而創造機會用反膠或正膠來殺板扣球得分,這是一般老年乒乓球愛好者最基本的膠皮打法配置。除非你腰腿沒傷沒病,且步伐到位的話,那才有可能像年輕人那樣采取兩面弧圈打法。
防中有攻落點為要,
站位要偏于近臺切勿遠臺攻
老年人打乒乓球,還是要選擇堅持近臺。有好的上手機會,要爭取先打出角度、落點,然后銜接扣殺。不要像許昕那樣去中遠臺跟年輕選手對抗,甚至是拉球的下降期去地面“撈球”,那樣做一個難度非常大,另一個即便是都退到中遠臺,對老年人來說在步伐上也跟不上年輕人,受傷的機率非常大。
跟我們一起打球的一個球友,年齡是62歲,他基本就是站在近臺左來左擋,右來右擋,但他擋出的落點非常刁鉆,一個是能破壞你的連續進攻,一個是還能創造自己扣殺的機會。你來調動年輕人,還是讓年輕人來左右調動你,哪個受傷的幾率更大、擊球難度更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看淡比賽輸贏,不爭風斗氣
切記抓好發球、接發球
超過60歲的老人在打乒乓球上,就不要為了贏球而爭風斗氣了。比賽總有輸贏,誰輸了心里也不好受,但你在擊球力量、旋轉、速度以及護臺面積等方面是絕對斗不過年輕人的。
有些人性格很急、很暴躁為了贏球甚至還發生一些口角,這些都大可不必。年齡到一定階段之后,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打球就是為了活動筋骨!不管你的對手是年輕人,還是同齡的老年人,我認為要想贏下比賽,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做好發球、接發球。
由于老年人腳下不夠靈活,如果發球太急甚至是不夠轉,那么對方很容易就能上手拉起來,這個時候你防守的難度是很大的。因此,要盡量發一些短球,比如正、反手的小三角,發完之后要堅持先上手,也就是發球后的進攻套路要多準備幾套,這樣你最起碼能在前三板上占據優勢。
另外,在接上球上,盡量用長膠先撇出落點,以壓對方反手或中路球為主,切記不要總給對方正手猛攻、猛沖的機會。隨著年齡的加大,中遠臺跑動能力下降,那只有在發球、接發球的前三板上多下功夫了。
最后叮囑大家的是,最好要選一雙牛筋底的專業乒乓球防滑鞋,防止摔傷;再有,最好是在小區內有塑膠的球室內打球,不要去水泥地面、地板磚的非專業的環境去打球。
乒乓球看似運動強度不高,但有一些急停急轉的動作,很容易傷到腰、腳踝。我們的目的是要鍛煉身體,還是要從器材、打法、環境等幾個方面來考慮是否適合去打乒乓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